第165部分 (第1/4页)

说这些事的时候,王晨满脸的无奈。

这些天,他已经收到多份朝廷的诏令,当然这些诏令并不是小皇帝赵谌的意思,而是朝中大臣集体的意思表示。诏令中的意思除了庆贺我大宋重新收复燕云之地外,也对他这样大胆的行为,背着朝廷与金人和议提出了指责,说他目无尊上,所做一切让朝廷蒙羞,让天下人耻笑大宋朝廷的出尔反而。

“金人都没指责我们这样,但我们的同僚,却这样指责我们!呵呵”王晨笑的很无奈。

虞允文也无奈地笑了起来,但语气却说的很坚定:“元帅,卑职相信你到时有能力解决这事的!”

“希望如此!”(未完待续。。)

第二百十八章 他能说不吗

幽州城内,供赵桓居住的那个院子里,王晨疾步进来,老远就行礼道:“臣见过陛下!”

“王卿,平身吧!”笑呵呵地上前,扶起王晨:“王卿这段时间辛苦了,如果没空,就不要每天过来陪朕说话了。”

随军行动已经很长时间,赵桓没了最初时候的恐惧和担心,因为每天行程不是很远,王晨提供的食物又挺丰富,这段时间赵桓的气色挺好。更重要的是,王晨告诉他,我大宋已经与金国签订了新的和议,和议包括许多事前他根本没想到的东西,那些金人做出的让步,是他做梦都不会想到的。

作为曾经的大宋皇帝,如今的太上皇,当过金人的俘虏,受过不少的屈辱,王晨成功地逼迫金人做出这等让步,赵桓在惊讶万分的同时,也由衷地高兴。无论他多少窝囊,甚至因为金人的逼迫而做出个让人鄙夷的决定,但到底他是大宋的人,曾经大宋的皇帝,大宋在对外战争中取得胜利,在与金人和谈时候收获如此之大,当然是打心底的高兴。抵达幽州后,赵桓真实地感觉到,百多年来几代大宋皇帝想拿回的燕云十六州,已经再次回到大宋的掌握之中,喜悦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虽然他现在依然不自由,到哪里去都要王晨同意,但在看到王晨出现在他面前时候,他还是笑容满面。

“太上皇,这段时间臣确实有非常多的事要忙,但太上皇在军中,臣无论如何都不敢怠慢。只是如此幽州形势复杂,这里的百姓已经外化百多年,他们对大宋的认知程度非常低,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统治后,才会有所改善,为了太上皇的安全考虑,还请太上皇安心在这里休养。不要到外面去!”王晨说着,抬起头冲赵桓笑了笑,“其实臣挺希望太上皇能出去,见见这里的百姓,让幽州的百姓知道这是太上皇亲征才取回燕云之地,如此定可进一步凝聚民心。但臣怕太上皇有个闪失,所以不敢做这样的决定。待过些日子。无上皇归来后,臣再与太上皇一道出城去迎接,到那时候,太上皇再在百姓面前露一下脸吧?”

听王晨前面所说,赵桓神情复杂,但在听到后面王晨希望他到百姓面前露脸。以凝聚人心的时候,他被吓了一跳,脸都变色了。不过王晨语气的改变让他紧张的心又缓和了一点。他宁愿一直被王晨软禁着,也不要出去露脸。这个地方是什么地方他完全清楚,那都是化外之民,谁知道他们在知道大宋的太上皇出现在幽州城后,会有什么疯狂的举动。万一有个意外。那他还不郁闷死了?

被金人俘虏后,又得幸放归,那时候他还曾做过再次登基的梦,想与自己的儿子夺权,但却被王晨扣留。在被王晨扣留的这些日子里,他每天都担惊受怕,深怕王晨以什么理由解决了他的性命。两个多月过去,这种担心受怕才少了一点。也想清楚了,只要自己不再念恋权势,不再奢求皇位,那至少生命是不会受到威胁的。这段时间,他也知道了王晨整天忙的焦头烂额,指挥作战时候夜不能寐的情景,让他感觉到。即使真的大权在握,也没什么味道的。如果天天有吃有喝,悠闲地过上好日子,有兴致写点、画点。那日子过的也是挺舒服的,什么事也不要去担心。

经历了战争及诸多的担惊受怕,终于让他大彻大悟,数次与王晨说,回开封后,他只想当个太乙宫人,再也不想过问朝事。

王晨虽然不知道赵桓所说是真是假,但能听到赵桓这样说,对他也表现的挺客气,心里还是松口气。赵桓这样,他也挺乐意与其接触,说说事,谈谈心,家事、国事都说。

在与金人作战、谈判、前往幽州的路上,及抵达幽州后,无论多忙,王晨都会找赵桓说上几句话,以自己的诚心打动赵桓,让赵桓认同他所做的一切。

因为昨天与虞允文说起一些事,受到触动之下,王晨也想找赵桓,说说一些特别的事。

回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