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部分 (第1/4页)

,甚至有人因为孩子,愿意继续留在北地。

不过这些人,依然也是被强制遣送回来。那些有身孕的人,也被强制坠胎。

这些人,有各种想法都是可以理解,因为她们都是凡人,王晨在了解情况也,也对所有北归的人员一视同仁,没有因为哪些人舍不得孩子,或者不愿意南归而歧视她们。看到那些形容各异的女人,王晨不由的想起了在开封的赵珠珠和赵環環。他想不出来,要是这两个幸运的公主与她们姐妹们再见面的时候,会是何种感慨。这些饱受蹂躏的女人,又会是什么样一种心态。

在南归的过程中,一些人也因为各种原因染病,甚至身死。在与王晨所领的迎接大军会师之前,已经有五名宗室人员及十几名宫女毙于路上。

在知道这情况后,王晨也下令,所有人马在抵达幽州后,好好休整一段时间,再继续南归。

如今时间已经是深秋初冬的十月初了,幽州所在的地方寒霜也很重,受经苦难这些人,如果不好好休整一下,很难再继续行进。

但要是休整上一段时间,那天气会更加的冷,甚至开始下雪,那样依然难以行进,不过王晨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那就是让无上皇赵佶和太上皇赵桓还及其他所有被放归的人,让他们都在幽州过冬,待来年天暖后,再北归。王晨相信,待到那时候,他在北方的布置也完成,如果不准备继续对金人发动攻击,那他可以亲自率军,护送赵佶和赵桓及其他人员南归回开封。

安顿这些人员所需要的粮食、御寒衣物,都已经初步准备,并在陆续准备的过程中。

近百万大军在北方戍边,所需要的粮食、物资是个天文数字,所幸朝中有赵开这样的理财能手在,在赵开的亲自操持下,朝廷差不多是竭尽了大宋的国力,替戍边的将士在准备这些东西。

相对而言,南归的赵佶及宗室及其他人员才几千人,这些人员所需的用度,与百万大军比起来,实在不堪一提。

迎归赵佶及其他被放归人员的车驾历程了好几天,在与赵佶的车驾会师后,再行了三天,这才回到幽州。大宋的无上皇和太上皇,还有数千名各种被俘的人员被放归,引起了幽州一带百姓的极大兴趣,又是农闲时间,他们纷纷放下手中并不多的活,挤到官道两侧,观看热闹。

为了防止意外,王晨也令具体执行警戒任务的吴玠,严密防卫,以军士在官道两侧组成人墙,不让观看热闹的百姓靠近。

直到赵佶和赵桓的车驾安全抵达幽州城内后,王晨这才放下心来。

这些被放归人员的供给虽然不用担心,但给他们安排住处,却是让王晨和张浚很头疼。

赵佶和赵桓的住处自然是安排在城里,王晨将幽州城内最好的房舍让给了他们,赵桓自然是居住在原本住了一段时间的地方。

但那些数量不少的皇室成员、宗室旁人员的安排却费了一番周章。

虽然这些人在金国的时候,完全失去了身份,许多人女性成员与娼妓无异,男性成员形似奴仆,但在归来后,必须要给她们以与原来身份相似的待遇。幽州城并不大,可供安排的官舍驿馆房间并不多,最初王晨和张浚商议后,是准备让许多较亲近的人同住一屋。但赵佶却对此提出了不同的意见,要王晨给予这些以特别的照顾,不要再让他们受委屈,最终王晨和张浚只得征用一部分民房,再临时建造一些房舍,但依然没办法如赵佶要求那样安排。

最终赵佶和赵桓也知道了实际情况,没再要求更多,一些身份相对低一点的成员,也就两个人或者三个人一道住在一间房里。这些人原本都是有服侍的人,只不过大部服侍的人都已经遭遇到意外,只能临时安排,将被放归的那些宫女随机分配。

连原本王晨用来当作元帅行辕的房舍,也全部让了出去。王晨是很无奈地把自己的住处,从幽州城搬到了城外,住进了帐篷。这样北伐大军的元帅行辕,在幽州城置了两个多月后,又搬到了城外。

张浚及那些来慰问的使团成员,也都住到了城外帐篷中。

对此许多人有抱怨,但王晨对此却无能为力,总不能将城内的老百姓全都赶出家门,让他们将房子腾出来?要是这样,很快就能激起民变。

在忙的焦头烂额之际,王晨也向张浚诉苦,并提出建议:“德远兄,无上皇和其他人员归来所带来的困难,还是远超我的意外,看来需要马上向朝廷说明情况,并要更多的东西。看天气,过年之前,御驾是难以成行,要挨到过年以后,无上皇和太上皇,还有其他皇室成员及宗室旁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