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部分 (第1/4页)

由于秋收已经结束了,所以根据地的粮食还算比较充足。但这种充足仅仅是相对来说的,只能是吃饱饭而已。由于部队开始转到这里的时候吃的是白粉大米,小米吃的比较少,更别提高粱了,其它的粗粮吃的就更少了。但很明显,为了长久的打算,这种生活是不可能维持长时期的,要想在当地站稳脚跟,还得靠当地的粮食,而且主要的就是这些粗粮。

二狗大队长按着根据地的实际情况,把部队的粮食作了统一管理,这样一来,所有的连队就得粗细搭配,不可能只吃细粮了。

李铁可是吃习惯了大米白面的,要说吃粗粮,只吃一两顿,也不是不可以,毕竟还有个新鲜期嘛,但经常吃,那就不行了,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就是,自己正处于长身体的时期,只吃粗粮,会发育不良的,会影响身心发育的。

因此,大队长一发布这一命令,他就直接一言不发,虽然没有直接离席开路,但从他脸上看来,对这个命令,他不会彻底执行的。其它的同志是高声回答“是”,就他没坑声。

散会了,他头也不抬了转身就走,直接招呼独立连的战士回山洞基地。

由于鬼子把洞口给破坏了,而大队部没有洋灰,也就是现在说的水泥,所以只是把洞口清理了一下,并没有进行进一步的维修,按李铁的意思,是等以后弄到洋灰再好好的建设一下。因此,这事就暂时放下了。

虽然自己不想吃粗粮,但大队部还是安照人数把粗粮给发了下来,相应的,细粮的数量就少了许多。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细粮吃完了,剩下的几天怎么办?只剩粗粮了,独立连的普通战士没有什么问题,以前的时候连饭都吃不上,更别说细粮了,现在有粗有细,吃完了细粮吃粗粮,根本没有什么感觉,可李铁不行啊,他的嘴刁啊,没有细粮,这日子怎么过?

他一边漫不经心的有一口没一口的吃着高粱米饭,一边骂骂咧咧的向旁边的民兵说着自己的功劳,说要不是自己,别人能吃上大米白面吗?现在好了,过河拆桥了,让自己吃这等粗粮,这不是存心让自己为难嘛,知道自己吃不习惯这种东西,还硬让自己吃,真是生可忍孰不可忍。

正文 第五十节

这些民兵是后来从根据地调来的,一方面为了加强山洞的守卫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清理山洞口的碎石。把山洞口清理出地基来,等以后适当的时候进行施工。原先守卫山洞的民兵全部驻守在山洞里,这些后来的民兵则驻守的山洞外,山洞里临时设了一着关卡,没有李铁的命令,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出山洞。所以驻守山洞外的民兵,一般没有机会进入洞里的。

李铁一边骂骂咧咧,一边用筷子一粒米一粒米的往嘴里送,那个难受就别提了,就是别人看了也会难受的吃不下饭去。

旁边的一个民兵也端着一碗高粱米饭,陪着他一起吃。他一边吃,一边骂,骂二狗大队长,骂鬼子,骂指导员,反正是所有看不上眼人全都骂。旁边的民兵小心的陪着笑,随着他的话茬儿,讨好的拍着李铁的马屁。

李铁越说越气,越生气越吃不下,最后干脆把碗一扔,招呼了几个独立连的战士,骑着洋马走了,说是去找点好吃的。那个跟他在一起吃饭的民兵把李铁的碗收起来,脸上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

李铁骑着马,带着四五个人直接去了常去的那家地主家里。地主一看李连长大驾光临,连忙杀鸡宰羊的招呼。于是,一顿酒足饭饱后,李铁带人扬长而去,临走的时候,还随便带上一条地主早就用油纸包好的羊腿。这是老规矩了,连吃带拿,李连长的招数。

打着饱嗝回到山洞基地,把羊腿交给干爹,让他炖了好晚上吃。当吕梁问是不是给二狗大队长留一点的时候,李铁连想没想就一口否定了。由于以前李铁带回来好吃的总是给二狗留一份,所以吕梁才有这么一问,但没想到这回小李子不给留了。巧了,李铁说不给二狗留的时候,声音好象大了一点,门外的民兵有不少人都听到了。

第二天,大队连级干部开例会。

在会上,二狗大队长不点名的批评了某些人不能艰苦朴素,不能和普通战士一样同甘共苦,自己出去找食的事情,并再次强调艰苦朴素是我党的一贯作风,应当发扬光大,艰苦奋斗,团结一致,为了革命的胜利贡献自己的力量。反正是十分高调的讲了一通,大家都听的兴致勃勃,斗志昂扬,把吃苦当成是一种享受。反观旁边的李铁,呵欠是一个接一个,最后都差点睡着了,把个二狗子气的是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散会后,李铁照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