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第1/4页)

旦没子嗣就收回废封。而在位皇帝最直系的兄弟,则能克扣就克扣,不能克扣的也要严加监视,因为他们篡位的主力,他们的身份更接近于皇统。

锦衣卫有一项工作就是监视藩王,除此之外宗人府也有这样的工作,东厂相应部门此类业务也是不少,除此之外王府中长史内务都是皇家派去的人担任,时时刻刻向皇帝报告藩王动向。总之,当藩王也不是那么轻松的。

不过,即便是这样,又在要低调的前提下,藩王之间贫富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有些藩王绵延数代,积攒的家底儿也多。还有的的确是分的地方好,地盘也大,封底之内百姓富裕产业颇多,若是心狠手辣吞并其他人的地,或者从外面搞点小花头那财力就更厚了。什么草菅人命,欺男霸女,把佃户充为王府奴隶之类的事情这些年倒也接了不少。现在还好了一些,当年朱厚熜刚登基的时候,年少被人欺,权力斗争交替发生,无暇顾及藩王,那时候藩王们才嚣张呢。当然之所以他们这么嚣张,不光是因为皇帝年少无能,更是因为按照律法,只有宗人府可以管他们,就连嫉恶如仇的陆炳也要让他们三分,而不愿招惹他们。

相反有些藩王就穷了,这才第三代,或者第二代,又地处贫瘠,别说压榨百姓了,就是雁过拔毛都没多少油水,有些好心的还自掏腰包接济百姓,总之这种封地鸟不拉屎的藩王混的比一般大明地方官还不如。

藩王献礼终于结束了,所有人都伸着脖子想看番邦外臣献礼。不少外邦国王根本没甩朱厚熜的这次邀请,只有少数国家派出了使臣前来祝寿,寿礼不薄还别具特色。比如安南国就是连着派出了三个使团,这个国家可被当年陆炳的给彻底搅乱了,现如今算是三权分立,每个都想借助大明的力量,起码能够得到天朝上国的庇护。

毕竟他们当年看到的陆炳大军可是所向披靡的,所以对大明心之向往。这些使团各自效力于不同的君主,所以在招待外宾的四夷馆内还因为口角打了一架,最后都拔了刀子,这反倒成了京城一桩茶余饭后的笑谈。

夏大德是本次唯一一位亲临万寿节的异族国王,只不过通牒上现在写着的名字不是夏大德,而是一个突厥和蒙古姓氏混合的名字:吐洪伊。乌梁海,这倒也符合西凉蒙古人和突厥化的蒙古人和谐相处的局面。

大明的文官们沸腾了,说这是万国来朝的象征,谁都知道西凉之强大,逼平乌兹别克帝国,吞并亦力把里,土鲁番和叶尔羌汗国,宛如当年的帖木儿帝国一样强大。虽然他们不知道夏大德就是那个吐洪伊。乌梁海,甚至有可能连夏大德是谁都不知道。但是他们却知道西凉的铁骑是所向披靡的,火器更是先进,和陆炳所发明的连发火铳相差无几,而且已经大规模的制造了,甚至有人怀疑就是陆炳里通外国倒卖军火。对此,有人偷偷上过折子,朱厚熜却根本授之不理,回复说绝无此事,大明与西凉交好云云的。

通常皇帝所谓的交好,都是官方语言,或者是大明的一厢情愿,人家少数民族该入侵的入侵该欺诈的欺诈,丝毫不在意大明的面子。但现如今夏大德的到来却给了所有怀疑的人一个响亮的耳光,也让朱厚熜挣足了面子,两国确实交好,抛去文化底蕴不说,两国军事实力基本相当,一国国王前来拜见足以说明藩属之意。文人大多是感性的动物,于是他们激动了,那种儿时大国强国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愤青之魂附在了他们身上,各种赞美之眼宛如洪水般涌来。

如果西凉只是派出使团,那可能还会有其他的声音,但人家仅带了千余护卫只身前往大明京城给朱厚熜祝寿,这是多大的面子和信任。不少人说这才是大国和大国之间的风范,这才是君子之交。

第七十八章 凤凰涅盘

朱厚熜向来讲究以礼治国,所以这等赞誉之下朱厚熜也收拢了,或者说暂时压制曾经在脑中一闪而过的坏心,比如杀了夏大德进军西凉的决定,其实朱厚熜曾秘密筹划过,这也就是为什么陆炳一家人和陆家当权者齐齐入京的原因。

不过自始至终朱厚熜都没想杀过陆炳,他只是想软禁陆家人。而把陆炳排在夏大德之后放在番邦王族之中,则也是好适时控告他霸占山东专权跋扈的一个诱因,到时候讥讽和事实并存,当场拿下他们。可现如今的局面却未曾让朱厚熜料到,夏大德果真来了,来的那么洒脱无忌。如果朱厚熜真这么做了,那只怕要受到世人唾弃,自己以礼治国的根基就破坏了,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君威失去了臣民的忠心,这便离着丢掉天下不远了。

夏大德的陈兵边疆和陆炳的军事行动,更让朱厚熜感到了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