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部分 (第1/4页)

想要研究出来,凭现如今对方的科技不是那么容易的。这些火铳一旦打光了火药和弹药那就是废铁一坨,铁丸怎么都好说,随便就能造出来,但火药他们根本无法制造,只能不断向新国购买。如此一来,生意也就不断了,所以陆炳甚至希望外面打起来,打的越厉害,消耗就越多,自己的军火生意就做的越好。

现如今陆家军已经开始由精锐部队替换新型枪械了,不光增加了膛线的构造,更添加微量元素改善枪管,让枪管不至于发射过多发热变形。最主要的是弹药上,陆炳开始计划发明底火装置,变成穿越前自己所见到的那种子弹的形状,让子弹更符合空气动力,更加精准更有杀伤力。一旦造物局研发成功这项技术,那么外邦将更加依赖新国的火器,因为陆家已经让制造业形成流水线模式,各种器物都是有型号的,旁人要想制造除非先打造出同样先进的这样一条流水线制造,这根本不可能。那么对新国的依赖,也就越来越甚之了。

怠敌之计,更是陆炳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一个巨大阴谋。虽然先进火器的流出会让番邦有所进步,但终究要比新国落后不止一两个档次。长此以往就会推动新国不断进步,为了商业利益,更为了抵抗外敌,而外藩则会习惯于购买使用,变得懒惰起来,自己的创造力会受到阻碍。新国的科技将永远领先于番邦外国,屹立于最高峰上。

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国调和

新国不光是经济发达,国力蒸蒸日上。政策上又进行了变更,民间文人雅士就经常群聚讨论国事,颇有戏谑的声称新国乃是个大锦衣的国度,因为不管怎么变更,锦衣卫的位置永远是不变的,好似是个铁打的衙门一般。

如此位高权重的机关,若非是陆炳亲自督导和魏和尽心尽力,和其本身自我监管的合理性,很难不出岔子,这是陆炳所忧心忡忡的诟病,但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路要一步步的走,饭要一口口的吃,如今锦衣卫虽然有他的缺陷,日后发展下去必定会因为权力过大,稍有漏洞就会因为人的私心而出事,但现在看来却根本动不得,是必不可少的机关。

改都要放在自己人手中。

其余的民政全部归于各地官员,为朝廷中央所调配。如此一来。军政分开,朝中大臣的权利增大,本来就不严重的重武轻文开始走向均衡。内阁大臣的权利也慢慢增加了些许。陆绎放下兵权后被召入京城,帮助陆炳协理国政。

敏感的政客嗅到了一丝圣上想立陆绎为太子的意味,而梦雪晴也略有不安起来。但实则陆炳并没这么想,他只不过是实在有些分身乏术,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必须有人帮他。梦雪晴倒是有才,可陆炳又实在不想让梦雪晴再这样操劳了。治国有道却又和自己思路略有不同,可以互相弥补,且是信任之人的就陆绎一人。自然要把儿子调回京城来。不过陆炳自然探查出来各位大臣的想法,他并未让陆绎入主东宫,非东宫者不为太子,这又让事情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新国历三年十一月中旬。鞑靼受西凉进攻。西凉请求新国相助,并请求禁止销售武器予鞑靼。陆炳拒绝西凉之请求,两方关系略有变化。群臣各抒己见,此乃陆炳纳重议之作为。既然新国为商界大国,只要遵守法纪不与陆家为敌,就决不可拒之门外。更何况虽西凉与新国交好是盟友国,但鞑靼也臣服于新国,并结成秦晋之好。岂能厚此薄彼恃强凌弱联合西凉吞并,此乃不义不正之举。不可为之。

另,此次并非鞑靼主动入侵西凉,而是西凉为了土地扩张所欲,实在算不上义战。真如陆炳贩卖武器的时候所想的那样,外界打的越厉害,消耗的武器就越多,新国赚钱的机会就越多。同时,一旦西凉吞并鞑靼,那么势必造成对新国多半土地合围的态势,一旦两国有朝一日交恶,那是十分危险的,故此当予驳回。

鞑靼在于西凉发生了几场战争之后,并未因武器不济而落败,但毕竟国力不如西凉,所以难以持久,日后必落到下风,岌岌可危,故此向新国求助,希望新国能够调和双方。此乃大事,向来西北两方的鞑虏都是犯我汉人的国度,每每都是把汉人国度亡国收场,动辄杀害数十万人,祸害百姓更是不计其数。虽然汉人也略有胜利,但都是因为鞑虏内部斗争导致国力衰弱,这才借机起事,终成大业,而后也不过多为保卫国土的保命之战,参战人数往往多于敌人数倍之多,还得举国之力才能保卫疆土。

现如今则不同了,新国的建立一雪前耻,改变了一成不变的历史,如今这些曾经入侵过汉人的民族竟然向汉人求助了。自然也有人小肚鸡肠的说什么坐山观虎斗,以报历史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