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 (第1/4页)

至是从国防军挖来的优秀军官随着战争的深入,一些从陆军补充的士兵在未更换身份的情况下直接在党卫军部队服役,这也从技术层面进一步缩小了国防军和党卫军的差别。 即便是在战斗的最前沿,隶属于“大德意志”装甲师的步兵们也依然保持着他们的高昂士气,他们熟练且有条不紊地部署着自己的防御,机枪和迫击炮的火力配置既考虑到了苏军强大的炮火压制,又能够应付对方较为密集的攻击队形。不多会儿,传令兵们私下里带来了一个消息:党卫军的坦克正在后方集结小他们的四号坦克和三型突击炮数量多得令人咋舌! 按照正常理解,这应该是一个能够鼓舞士气的好消息,但是国防军士兵们的反应却有些冷淡“从技术角度来看,以步兵对付坦克只是防御战和意外遭遇战时的,“偶发情况。”己方坦克才是和敌人坦克战斗的中坚力量。可惜的是,在苏军进入波兰的第一个星期,德军输掉了大部分的坦克战,被寄予厚望的三号和四号坦克在苏军的重型坦克面前就像是个挥舞棍子的孩童,碰到快速机动的下碧中型坦克时,德军装甲部队即便获得略微优势也难有作为。在许多战斗中,真正解救德军步兵的反而是防空部队的鳃毫米炮。鉴于几乎无处不在的苏军坦克集群,德**官们在率部坚守一处阵地前必然要询问能否获得鳃毫米炮的火力支持,如若获得否定的答案。那么这场防御战会被看得非常悲观,指挥官们必须非常精巧地布设反坦克阵地,并且鼓励士兵们发挥出超人的勇气! 由于战役的发起已经经过了非常充分的准备,德军在皮瓦城的阵地部署了大量的鳃毫米炮,甚至还获得了一批新式乃毫米步兵反坦克炮。在即将过去的这一天里,苏军的两次大规模进攻均以惨败告终德军阵地前能够辨认的坦克残骸就达到了助辆之巨。除了则系列重型坦克较为顽固之外,苏军阵中的卧快速坦克、下出等轻型坦克在德军炮火的精准打击下,就像是鱼子酱猜头一样不堪一击。战 。甚辜连德国空军的战斗机和轰炸机也发挥了比德军八的作用,一贯表现出色的梅塞施密特一凹机群击退了占据数量优势的苏军航“空兵,斯图卡的俯冲轰炸摧毁了不少苏军重型坦克,少量乱旧经过改装后专门用于对地攻击,它们的航空机枪、机炮和挂载的小型炸弹也给了苏军步兵颇为可观的杀伤! 纵览古今,天黑并不总意味着战斗的结束,事实上,苏德双方的指挥官们都颇为热衷于借助夜幕掩护发起行动。平静持续了不到一个半小时,部署在后方的苏军重炮再度发出怒吼。尽管白天的时候德军轰炸机突袭了一些苏军炮兵阵地,但在对方较为严密的防备下,战果非常有限一不过,德军官兵们应该为一件事情感到高兴,那就是苏军的车载火箭炮仍处于试验阶段,屈指可数的几辆样车还不足以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崇尚火力至上的苏联军队,在喇年时拥有大量各种型号的火炮,其中一部分由于年代较为久远而威力有限,但更多的是在刃年代末的扩军行动中制造出来的,其总体性能凌驾于对炮兵建设有所忽略的德军之上元首青睐的远程重炮除外,因而德军在历次作战行动中还鲜有直接以炮火反击进行成功压制的先例。 苏军炮火凶猛袭来,德军一线阵地上的官兵们照例沿着交通壕撤往预备阵地和专门的防炮击掩体,这种在上一场战争中就演练得十分纯熟的战法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士兵们在炮击中的伤亡,而滞留在前沿阵地进行警戒观察的士兵往往需要祈求上天的垂青。随着火炮和火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枚大口径炮弹能够直接杀死数十米甚至百米范围内的生命,坚固的堡垒虽然能够极大地吸收震荡和冲击,但在炮弹落点较近或者是遭到直射的情况下,内部人员仍然面临着致命的威胁! 尽管此前两次大规模炮击已经消耗了海量的弹药,而后方交通又受到了德国空军的袭扰,苏军这次炮火准备的时间仍然超过了一个小时。猛烈的炮火不断捶打着地面,隔着好几公里也依然能够清楚地感受到昔日战争之王的愤怒!黑暗的天幕早已在炮火的映衬下变成烧红的锅底,防御一方的官兵们不得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新近补充上来的新兵尤其对这种状况感到惊恐,持续的炮击过后,漫长战线上总会有那么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家伙陷入崩溃境地,而更多的人则在炮击中悄无声息地死去:他们有些是不幸被炮弹或弹片击中,有些是在剧烈的冲击中内脏破裂而暴毙。相比之下,那些被炮火掀起的泥土所掩埋的人就要幸运得多,当军官们吹着尖锐的口哨催促士兵们返回一线阵地时,便会有无数的人抖擞着头上和身上的尘土爬起来,抓起武器便跟着人群往交通壕的另一端跑。在照明弹的照耀下,无数的钢盔如同河流一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