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部分 (第1/4页)

站�睦�瘛�3和雅克…1等都是在这一年服役并且参战的。值得一提的是,日后威名远扬的P…51“野马”也在这年悄然服役,只不过第一个使用者不是美国陆航或者海航,而是处境窘迫的英国流亡政府。在国王乔治六世和首相丘吉尔的领导下,他们正在加拿大重新整备军队,并努力突破德军的海上封锁向仍在坚持战斗的苏格兰高地运送物资。 为了避免己方飞机的误炸,伞兵们在缴获的苏军卡车上铺了醒目的德军战旗。这些样式老旧的嘎斯军卡用起来并不比德国自产的奔驰卡车、征用的法国雷诺卡车差,加满一箱燃料,它们照样能够拖着数吨重货跑上百多公里。当然了,前提是不被战场上种类繁多的武器盯上! 一路颠簸,一路前行,来自战场的枪炮声、爆炸声远远听着还有些韵律,愈是kao近,这些声音愈是显得杂乱无章。当奥斯特罗文卡郊外的工厂水塔已经遥遥在望时,前方的道路终于再也无法安全通行了。伞兵军官们飞快地跳下了不具备任何防护能力的卡车,跑进旁边那条浅浅的战壕——挖掘者显然还没有完成预定工程量就匆匆离开了,简单的掩体根本无法抵御密集炮火的侵袭,但暂时用来充当攻击出发阵地还是能够胜任的。除了先期抵达的党卫军官兵,这里还能够看到不少戴着短沿头盔的伞兵战斗人员,他们各自将身体隐藏在战壕之中,只从战壕边缘的灰黑色土垛上冒出半个头,满怀期待地眺望着前方。 视线中,灰色的坦克和装甲车正碾过略显松软的田野向城区推进,千余名德国步兵低着头、躬着腰,以散兵进攻队形跟随装甲部队前行。由于师属炮兵大多数的火炮辎重还在后头,眼下为这些德军战斗部队提供火力支援的是数量有限的突击炮和一些利用车辆拖曳的榴弹炮,以至于战场上更多的炮火来自于苏军一方。 “敌人看样子已经部署好了防御,这样的进攻”看着前方的战场,史蒂芬伯格不由得皱起了眉头。虽说德军自从5月中下旬以来已经处于战略反击的有利局面,但那支曾经在西线战场光芒万丈的装甲雄师,在苏军面前不论规模还是战力都还落于相对下风,纵然是装备上颇受重视的党卫军部队,若是在一场战斗中损失大量战车,想要恢复实力恐怕也要很长一段时间! 周围的党卫军官兵全然没有理会这位空军同僚的忧虑,他们全神贯注于前方的战场——尽管身处敌人枪炮射程之外,但他们的命运和率先出击的伙伴们却是紧紧相连的。 在这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苏军依托城区所构筑的防线毫无隐蔽性可言,灰色涂装的德军坦克一面推进、一面开火,步兵们亦在交替掩护着攻击前进,战斗所产生的硝烟尘埃团绕在战场上空,虽达不到遮天蔽日之势,可灰蒙蒙一片也让人心头笼罩着一种无形的压抑。 在派下属去与党卫军指挥人员联络之后,史蒂芬伯格密切关注着苏军防御火力的配置以及它们对德军进攻部队的杀伤状况,脑中快速演算夺取这处阵地所要付出的代价。等到乔斯提醒自己的时候,他才意识到周围的党卫军官兵们正起身离开战壕,只见传令官在人群中往来奔跑,传递着来自上级的进攻号令。不远处,原本正向苏军阵地实施炮击的三号突击炮转向朝这边驶来,它们带起了飞扬的尘土,像是要为这些步兵提供烟幕掩护似的。 “这就派第二攻击梯队上去了?”史蒂芬伯格一脸茫然地环视四周,这些党卫军士兵一面前行,一面与同伴们拉开距离,从而形成避弹效果较好的散兵队列。不多会儿,战壕中就只剩下头戴短沿头盔的伞兵。粗略数去,人数约有400,虽不及党卫军第二梯队的四分之一,却也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 面对下属们投来的纠结目光,史蒂芬伯格只能在口中抱怨前去联络党卫军指挥部的几名军官。犹豫之间,党卫军士兵们已经迈开步子进入战场,他们前方是潇洒转向的三号突击炮,在行进途中,又有十多辆刚刚抵达的轮式装甲车和半履带式装甲车加入了这支攻击部队。远远看去,灰色的浪潮正义无反顾地拍向那看似坚硬的堤坝! 从后方上来的第三批党卫军士兵都已经进入战壕,前去联络的两名伞兵军官终于回来了,还带来了一名约莫在三十五、六岁的党卫军少校。 “长官!”党卫军少校敬礼道,“我奉斯塔内尔将军之命向您传话:殷切期望伞兵部队与我们并肩作战,全力向当面之敌发起进攻!” “就这样?”史蒂芬伯格一脸愕然地看着这位比自己还高出半个头的少校。 “是的!”少校一脸坚毅地回答说,“没有其他的了!” 嘶 史蒂芬伯格倒吸了一口冷气,就这么一会儿功夫,搭乘党卫军运输车辆以及利用缴获的苏军汽车赶来的伞兵至少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