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部分 (第1/4页)

畈�拿婵祝�薷�指戳送�绽锏钠胶陀胗焉啤>湍炅浜途�味�裕�29岁的空军元帅在德**队是独一无二甚至可以说是无法复制的,可这并不意味着眼光有多么的高不可攀——仍未获得飞行执照的罗根,对于职业飞行员尤其是战斗机飞行员充满敬意。他知道,由于长期处于一线,这些空中精英所承担的精神压力甚过于其他兵种,就连专门为作战飞机提供维护与修理的地勤人员也不轻松,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们往往要从天亮忙到天黑,入夜之后还得轮班抢修受损战机。 “你们这是在进行例行检修吧噢,这架‘埃米尔’保养得不错哎,这些就是‘雷霆II’使用的新型发射挂架?” 看着眼前这架发动机盖被完全打开的Bf…109E,罗根很自然地和官兵们闲聊起来。从1940年末期开始,Bf…109F和FW…190逐渐成为闪耀战场的明星,但在波兰以及西线战役期间大放异彩的E型战斗机并没有就此“退居二线”。在数量上,它们在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的主力位置无可撼动,而凭借牢固稳妥的空中防守反击战术,它们中的大部分都成功渡过了苏俄进攻之初的红色狂潮。在扭转战略局面之后,这些综合性能依然优秀的战斗机在各条战线上继续着稳定的发挥,并逐渐将作战重心从空中驱逐转移到了夺取制空权与对地火力支援兼顾。恰逢此时,德军利用“铁拳”火箭筒技术改进而来的航空火箭弹“雷霆”列装,Bf…109E和Ju…87B成为首选的发射平台。尽管后者的射击稳定性要略胜一筹,但前者在速度、机动以及战场自卫能力的优势十分明显,于是到了1941年后期,部署在一线的Bf…109E几乎都加装了专门的航空火箭弹发射挂架,搭载30毫米的“雷霆I”或是45毫米的“雷霆II”用于空…空、空…地作战。 “是的,长官自从列装新式火箭弹开始,我们已经在作战行动中击落苏俄战机3架、击毁坦克4辆,甚至还击伤了一列火车” 年纪与罗根相仿的空军中尉应该就是这架飞机的飞行员,他骄傲地指着发动机侧后位置代表战机的图标,将这些战绩归功于“我们”也即是整个空勤小组。 罗根满意地看了看对方所佩戴的一级铁十字勋章,心中亦品味着另一种“满足”:德国火箭专家们的技术能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不是自己在航空火箭的研制和投产上施加了关键的影响,他们的精力恐怕还集中在耗费大、见效慢并且战略意义并不十分突出的弹道火箭以及采用火箭推进技术的“海军臼炮”上吧 “伙计们,你们干得非常漂亮” 罗根不但嘴上夸奖,还掏出两包从斯图登特那里摸来的进口香烟分发。 “谢谢您的夸奖长官呃国防生产委员会总监阁下,我能否向您提出一个建议?”中尉飞行员接过香烟,既兴奋又有些踌躇地说。 国防生产委员会总监尽管不涉及军事指挥,但在兵器生产方面还是有一定发言权的。罗根点着了烟,道:“说来听听” “‘雷霆’的威力很不错,攻击方式也优于传统的航空炸弹,从实战经验来看,目前最大的缺憾在于它们的准度还不是很理想。有时候,火箭弹发射出去是走曲线的,如果能够像机关炮弹一样精准,我这至少要加上4辆坦克和10辆卡车”中尉看了眼发动机侧后的图标,语气中有那么几分期盼和不甘。 罗根积极地回应说:“这一点我们在测试中就已经注意到了,而且‘雷霆II’也在尾翼方面进行了强化和改进,但是非制导火箭弹的命中率仍然局限于一个较低的水平,这在短期内恐怕难以获得质的提升” “非制导”这样的专业术语,显然不是眼前这位德意志第三帝**人听闻并且能够迅速理解和消化的。放眼历史,二战时期德军工程师们制造出了不少令人惊讶的“超前武器”,例如成功击沉意大利舰艇的无线电制导炸弹,但这种技术在1941年时尚未成形,况且就技术特点和成本而言,它也是不适合用于航空火箭弹的——即便如此,在罗根的游说和解说下,以恩斯特。乌德特为首的一批技术军官坚信航空火箭弹的广阔应用前景,而就初步的运用结果来看,它们也确实能大幅加强战斗机的对地攻击能力和心理威慑力。 除了严谨的军事话题,罗根接下来还和这些空军官兵们聊了一些更为生活化的话题,但没过多久,托比亚斯就火急火燎地从指挥部方向赶来。最近几天的经验已经让罗根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他知道,再意外的消息也可能在如今的形势下应运而生。 拉着罗根走到一旁,托比亚斯迫不及待地口头报告道:“头,刚刚收获柏林方面发来的电报,临时国家元首宣布了一批任命,您的名字也位列其中” “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