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部分 (第1/4页)

“说什么?”

“唐周死了。”

“死了”凌巴却没有太大的反应,一来,他还没有在第一时间想到这家伙是何许人也;另一方面,他对于唐周本身也说不上什么观感。

他这样的表现在乐师看起来,却显得有些高深莫测了,心里不禁想到“主人不愧就是主人,什么叫做临危不luàn、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sè?这就是”,但下一刻他就不会这么想了,绝对不会——“什么,死了!”凌巴突然尖叫了起来,吓了乐师一大跳,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情,却听到凌巴嘴里在喃喃道:“我想起来这家伙是谁了,不过他怎么会死了呢?”

乐师脸上的表情当即变得十分古怪和jīng彩了起来,感情他不是太过冷静,而是压根就没有想起来自己说的是谁,又代表着什么含义,这人搓起来,果然就是不太一样啊——当然,最后一句只敢在心里面想想而已。

第350章、看望贾诩

贾诩一直被称为是“国之毒士”,绝对不是没有理由的,若论三国毒计或者玩yīn谋的谋士智者当中,贾诩认了第二,恐怕没人敢认第一。'奇·书·网'

三国谋士,在后世也是一个脍炙人口的“存在”,对于三国的念想,后世人恐怕除了武将,就是这些谋士们了,而且一场场经典战例,也仿佛是在告诉人们,有的时候,一个强大、智慧的、好的谋士,甚至要胜过数个勇武过人之将。

三国的谋士和武将一样,有很多,但其中自然也有优劣高低之分,在这当中,名号最响亮的也就那么几个,“卧龙”诸葛孔明、“凤雏”庞士元、“鬼才”郭奉孝、“毒士”贾文和、“单福先生”徐元直,还有三国曹魏阵营的荀文若、荀公达,袁绍阵营的田丰、逢纪和董卓nv婿李儒,以及那后来吕布手下的陈宫等人,在这些人当中,荀彧、荀攸、田丰和逢纪等人以处理政务的能力更为有名,李儒和陈宫都是没有碰上一个好的主上,没多大发挥,至少在历史和演义当中如此,关于谋略方面的记载会略上不少,所以具体来说,也就前面四五人,是为后世认同中三国谋士中真正的“霸主”。

贾诩能够名列其中之一,与“千古妖人”诸葛亮并列,可见其不凡,而且还有一个特别的名号、“毒士”,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得到的称号,虽然说不清楚褒贬,但说起来也是响当当的一号。

对于这么一个人物,凌巴怎么可能不认识?

不过,就算是确定了那个文士,便是那名满后世的“毒士”,可是凌巴还是并不知道为什么他会突然出现在洛阳这里。

如果他记得没错,这贾诩原是武威人士,后来还在董卓帐下效力过,当然当时并没有受到重用;之后在董卓死、西凉军分崩离析之际,在李鹤郭汜手下出谋划策,才真正开始崭lù头角,但也是更多的隐于幕后——这也和他明哲保身的处事原则脱离不开关系;到了后来,其人又为素敬服他才能的原本董卓的部将张济的侄儿张绣所看重,而后在宛城一役中,劝服张绣投了曹cào,只是中间又发生了张绣兵变的变故,又经过了好一番的bō折,最后才归于曹魏政权,地位一直很高,但此人最善明哲保身,而且一直都是“致力于”在将这种作风“发扬光大”,不光光是自己,就是教育子nv的时候,也常常以此为指导,所以到了曹魏势力之后,除了暗中支持曹丕之外,他反而一直没有什么太大的建树,不过凌巴知道,这人绝对不简单,只是善于伪装自己而已。

而且就算是他一直没有抢眼表现,但素有“识人之明”的曹cào对他的评价,还是很高——或许也是因为这样,才让他感觉不安,也不敢太过“出众”。

而对于凌巴来说,那些都是“历史”、还有别人的看法,自己怎么想的最重要,但他对于贾诩,也确实很看重,是真的很看重。

旁的就不说了,更不去谈“历史”上其人究竟如何如何,就单单说这一次的洛阳大luàn,如果不是火影卫暗部早早地发现了端倪,还有自己的不安感提醒,然后通过了自己和乐师、卫礼等人的密谋——虽然还不算准确,但好歹自己这一方早做了一些防备,否则恐怕还真的会被他所得逞,或者也是情况会更加糟糕,不是现在这样能够承受得了;而到了那个时候毁灭的,将会是整个绵延百年的帝都洛阳,甚至是整个大汉的国祚,而非单单的“武林大会”的竞技场了,毕竟洛阳身为一国之首,有正儿八经的汉室子孙刘宏在此,承天子之气运,继大汉三百年之恢宏,会天下之信仰,地位和重要xìng当真是不言而喻。

而且就是这样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