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部分 (第1/4页)

丘力居想了想,觉得高飞的有理,他老早就想从平冈迁徙到辽西柳城一带,可惜一直被辽西太守所阻,所以,他一起兵,便第一个攻占了辽西,杀了辽西太守。平冈地处乌候秦水一带,北边和鲜卑人十分的临近,每年总会和鲜卑人发生一两次战斗,让他对自己的后方十分的担忧。他当即拱手道:“天将军当真是到我的心坎里了,我愿意将所有的族人全部迁徙到柳城到阳乐一带,也愿意从此以后听从天将军的号令,一切都以天将军马首是瞻。”

高飞哈哈笑道:“很好,从这里到平冈还有一段路程,你们缺少食物和水,正好我也想去平冈看看,咱们就一起去平冈,顺便将你的族人全部内迁到柳城一带如何?”

丘力居道:“诺!”

稍微休息了好长一段时间,高飞便下令所有的军队全部拔营起寨,护送丘力居的那一万一千多残兵回平冈。其实,护送只是一个托名,实际上高飞是害怕丘力居一回去之后便又反了,带着两万精锐的骑兵跟随丘力居一起回去,也算是起到了一个威慑的作用。

对于丘力居,高飞并不是很信任,毕竟丘力居自封辽王,用武力击败了比丘力居兵力还要多的上谷乌桓大人难楼,这份勇略,他多少还有点忌惮。所以,一路上跟随丘力居,再多一点的对丘力居做深入的了解,确定是真心投靠给他之后,才能放手让丘力居继续当首领,如果发现有什么异常的话,那他也只能下杀手了,重新在丘力居的部族里推举出来一个听话的人来做首领。

大军缓慢的行走了一天半,终于抵达了平冈。平冈在现在的河北省平泉县境内,战国时期,燕国大败东胡,北筑长城,平泉为燕右北平郡属地。西汉时期,平泉仍属右北平郡,郡治就在平冈。东汉时,右北平郡太守治所迁于土垠(唐山市银城铺),辽西乌桓内属,居塞内边缘诸郡,平冈就此成了乌桓人的活动区。

平冈一带是乌候秦水(老哈河)的发源地,又称辽河源头,卓越的地理环境养育了祖祖辈辈的乌桓人。饶是如此,乌桓人还必须得面对来自北方草原的一个极大的威胁,那就是鲜卑人,所以,丘力居才会想法设法的将部族内迁至辽西,辽西广袤的土地对于以农耕为生活的汉人来是非常艰苦的,但是对于半耕半牧的乌桓人来,是最合适的地方。

到了平冈之后,丘力居便摆下了酒宴,同时请来了所有的邑落首领,一同来拜见高飞,以彰显高飞的尊贵。

高飞和丘力居一路上走了过来,沿途都在不断的试探丘力居,得到的结果令他很满意,丘力居的爽朗性格也让他很欣赏,这次丘力居是真心归附的,这也让高飞彻底放下了戒心。

当天夜里,平冈举行了一次盛大的联欢,来欢迎高飞的到来,所有的人都参与了进来,乌桓人载歌载舞的进行庆祝。那些在战争中死去的勇士们,乌桓人也另外举行了祭拜仪式,罹难家属的脸上不仅没有伤感,反而感到十分的欣慰。乌桓民风如此,让人看了真的觉得有点另类。

第二天早上,高飞早早的就起来了,走出平冈城之后,放眼望去,城外原有的穹庐都开始进行了拆卸,所有的乌桓人脸上都带着一丝的喜悦,似乎对于举家迁徙很开心。

高飞十分的费解,便对身边的乌力登道:“为什么他们一听到搬家,都会如此的兴奋?”

乌力登解释道:“天将军,你有所不知。对于汉人来,祖祖辈辈居住的地方若要突然迁徙的话,可能会有诸多不舍。可是对于我们乌桓人来,这就大大的不一样了。我们乌桓人本来在塞外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自从内附大汉之后,便实行了定居制,祖祖辈辈都居住在一个地方上,开阔不了视野,对于我们而言,是一种折磨。所以,我们有时也会到塞外放牧,和鲜卑人为了争夺一块好的牧地而展开厮杀。迁徙对于我们来,是最快乐的事情,这就意味着可以去见识更多的地方,开阔自己的视野。”

高飞听了以后,缓缓地道:“看来我对你们乌桓人了解的还不够透彻,以后要尽可能的多了解一些乌桓人的风俗习惯才行。”

乌力登笑道:“以天将军的智慧,肯定能够了解的非常透彻的。不过,这些人欢天喜地的迁徙,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是不是觉得远离了鲜卑人的骚扰,会觉得安全一些?”

“天将军只对了一半。”乌力登继续解释道,“我们乌桓人自从内迁归附大汉之后,便分布在周边的几个郡县里,往来也变得十分生疏了,上谷的难楼部住在白山到弹汗山一带,右北平的乌延部住在白檀一带,辽西的丘力居则住在平冈到白狼山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