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部分 (第1/4页)

英国的电视新闻,把激战的惨烈之状推到英国观众面前,它成了全英国公众关心的焦点,在每晚新闻广播地时候,全家人都会端坐在电视机前。每个家庭都在全神贯注地瞪视着这场战争。

当勇敢的战地记者通过各种渠道把录相急速送回到各家媒体后,那些血火交迸的场景,遍地坦克残骸士兵尸体的景象,让英国人不停地惊呼,“啊,我的上帝。”

金马伦之战中,法新社记者托斯里拍摄的战争场景更让英国人目瞪口呆,两军士兵疯子似地狂叫着。在泥水和战火中扑跌腾跃,被烟火熏黑、被黑泥沾污地脸上瞪着炯炯发光的凶狠的眼睛。似乎是一群失去理智的凶险丑陋的魔怪在烟火里笨拙地奔突跳舞成群成群的英国战俘或高举着双手,或抬着伤员,被解放军战士押解着走向远方。

此时,首相艾德礼也对着电视屏幕沉着脸,神经质般地嘟囔着:“可怕的现代科技。这些混蛋记者。难道世界末日到了吗?”他把脸转向一边,眼神里流露出难以名状的冲动和烦乱。“英国是在为自己地荣誉而战斗!”

也许就是从这一刻起,英国在马来亚的政策开始真正转向。民族解放军地攻势,在实际上将英国人在心理上打败了,战争的支持者一落千丈,国内反战情绪异常高涨。它给英国公众带来了深刻的冲击力量。民族解放军怎么会歼灭具有强大战力的皇家装甲旅?怎么会攻下重要据点金马伦?民族解放军下一次的行动是不是更大?战争何时才是尽头?

在英国公众中享有盛誉地新闻播音员沃尔特以罕见地个人报道方式宣称马来亚战争是一场肮脏的、代价高昂地战争,英国所付的代价太大了,只有谈判才是唯一的出路。无疑,这对马来亚的进一步升级是致命的一击,英国公众的反战情绪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

当英国政府不断向兰章、大汉山增兵,并信誓旦旦地保证大汉山堡垒群坚不可破,乃是东方的凡尔登,必将给前来进攻的民族解放军以致命打击的时候,民族解放军出乎意料的举动再次使英国政府陷入了被动。

“一线部队两千人,二线部队四千人组成的佯攻集团正在向大汉山挺进。”刘浩天指着地图向吴铭做着汇报,“而一线部队的三个团已经秘密移动至吉兰丹河十五公里处,刘成支队的主力也已经到达指定位置。”

吴铭趴在地图上,拿着铅笔比量了半天,摸着下巴思索着,好半天才抬起头说道:“记录,佯攻集团今晚改道,全速奔向吉兰丹河,第4团,第5团,第6团明天拂晓五点发起进攻,一定要拿下吉兰丹河上的三处主要桥梁并且坚决守住它,以便接应佯攻集团过河,刘成支队主力向北运动,威胁并伺机攻取瓜拉吉来,切断吉兰丹河以北英军南逃之路。”

刘浩天点了点头,示意身边记录的参谋去发电报,笑着说道:“汉风大哥,我们手里的六千机动兵团是不是也该动一动,制造点声势。”

吴铭皱着眉头想了一下,摇着头否决了刘浩天的提议,“不行,这机动兵团是我们的暗手,不到最后我不想动用,而且英军各部的调动还不十分清楚,我们也得以防万一。”

“您是怕大汉山的英军南下?”刘浩天试探地问道:“我看他们未必有这个胆量。”

“有没有不要先下定论。”吴铭淡淡地笑道:“在吉兰丹河以北,我军是占据了兵力优势,但也要提防英国人从南面调兵增援。我们只要打通与泰国接壤的国际通道,便已经处于有利的地位,哪怕英国人决心打下去,我们也有了支撑下去的本钱,到那时候,我想英国人会知难而退吧!所以,我们还是要留一手,静观其变的好。”

第四卷 龙腾南洋 第28章 举棋不定

吉兰丹河,吉兰丹州最大河流,纵贯全州,处于中央山脉和东海岸山脉之间,沿河重要城镇有哥打巴鲁、巴西马士及瓜拉吉来。

突破吉兰丹河,民族解放军便可以由南向北攻击,直抵马、泰边境,也可以从西向东挺进,夺取东部沿海城市哥打巴鲁,从而打通北到泰国或东到大海的国际通道,战略空间空前扩大,英国人的封锁和围困将彻底破产。

更为重要的是,英军的主力基本上都在马来亚半岛的经济较发达地区西海岸城镇和华人比例最大的新加坡,而东海岸的油气资源还未被发现,所以吉兰丹河以南再到东海岸,都是欠发达地区,地广人稀,并未受到英国人的重视。

吴铭和参谋部的思路便是根据英军这个弱点,撇开防守坚固的军事要塞大汉山,走大迂回路线,偷袭渡桥,在吉兰丹河以北进行会师,从而将该地驻守英军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