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1/4页)

空间受到限制,需要重装甲带防御部分延伸过长,主炮齐射时炮**风会横扫全舰,火炮射击时会对上层建筑的产生冲击以及相互干扰。由于是日本海军第一次尝试自行设计建造超无畏级战列舰,扶桑级整体布局、建造技术以及经验的不足,整体而言并不理想。而且后来现代化改装时发现舰面被炮塔占据过多的空间,导致可利用改造的空间十分狭窄。扶桑级战列舰完工时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两舰服役之后,均加入日本海军第一战列舰战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日本海军总结英、德日德兰海战的教训,发现在远距离舰队炮战中,甲板的装甲防护十分重要。但是扶桑级的甲板装甲比较薄,这是一个致命弱点。

现代化改装

进行现代化改装之前的扶桑号扶桑级战列舰在1923年开始在前三脚桅安装各种射击指挥及观测设施。在前烟囱增加了一个烟囱帽以克服桅楼与前烟囱距离过近导致排烟倒灌的问题。1930年4月,扶桑级开始进行现代化改装工程,扶桑号第一阶段的改装工程持续到1933年,重点强化动力和防御系统。换装重油专烧锅炉以及新型主机,新式锅炉由于数目减少全部布置在后部锅炉舱,取消了靠近舰桥的一号烟囱;增大主炮的仰角以提高射程;针对炮战距离的增大以及空中的威胁增强了水平防御装甲,舰体新增防雷纵壁,舷侧面加装了防鱼雷凸出隔舱,既增强水下的防护,又为军舰改装增加重量提供额外的浮力,尽管经过此次改装防护装甲仍嫌薄弱;三号主炮塔调转方向的扶桑号扶桑号在第三号主炮塔上布置水上飞机弹射器时发现空间狭窄,不得不将其三号主炮塔调转向舰艏方向;改建高大的塔式舰桥,容纳各种射击指挥机构,由于舰桥后面的三号主炮塔的位置限制,尤其是三号主炮塔调转方向的扶桑号,复杂的塔式舰桥显得格外细高而缺乏安定感。同样由于改造空间狭窄的原因,大口径高射炮被安装在前后上层建筑距水线很高的位置上。第一阶段改造工程完工,现代化改装之后的山城号扶桑号与山城号开始有明显的差异(如第三号主炮塔山城向后,扶桑则相反;两舰的舰桥、飞机弹射器等也不相同),山城号1930年12月…1934年11月现代化改装实施的项目扶桑号是分两阶段改装完成的。1934年9月…1935年3月,日本海军根据山城号的改装经验开始再次对扶桑号进行改造,将舰体艉部延长减少航行阻力。1937年开始在扶桑级上层建筑见缝插针地布置小口径高射炮,强化防空火力。扶桑号飞机弹射器从第三号炮塔顶部移到舰艉。1938年一度被编入后备舰队,负责官兵训练方面的任务。

战争经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扶桑级战列舰因为航速的限制,也由于日本海军燃油储备紧张,均长期在柱岛泊地“待机”,加上新一代的战舰??“大和”号战列舰已服役(武藏号正在兴建),很少投入第一线作战。后曾经作为舰载机训练的靶舰使用。中途岛战役时,扶桑号、山城号编入警戒部队参与支援攻击阿留申群岛的任务。1943年之后到1944年9月期间,成为日本海军各兵科学校的教育训练舰,期间曾入坞改装加强防空火力。中途岛海战后,由于日本海军航空母舰损失惨重,曾经计划将这两艘扶桑级战列舰同伊势级一样改装成“航空战舰”,但最后未果。

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时,扶桑号和山城号编在由西村祥治指挥的第二战队,执行“捷1号作战”,计划于10月25日通过苏里高海峡,从南面进入莱特湾对美军的登陆舰队实施炮火打击。25日凌晨,在苏里高海峡遭到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的宾夕法尼亚、马里兰、加利福尼亚、田纳西、西弗吉尼亚和密西西比共六艘战列舰的伏击,以及驱逐舰、鱼雷艇的鱼雷攻击,扶桑号被美军驱逐舰发射的鱼雷击中后发生爆炸舰体断裂沉没,山城号与美军战列舰发生炮战(海军史上最后一次战列舰之间炮战)又被鱼雷击中倾覆沉没。1945年8月31日,这两艘战舰从日本海军序列中除籍。

性能数据

(改造前/后对比):

标准排水量 29330吨/34700吨;满载排水量 35900吨/38536吨

全长205米,宽28。65米,吃水8。7米,改装后全长212米(水线长210m),宽33米,吃水9。4米

动力:24座油/煤混烧锅炉,改装后8座燃油锅炉。主机功率40000马力,改装后76000马力;扶桑号4轴

最高航速:23节/24。7节;续航力:8000海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