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部分 (第1/4页)

锻Х牌�撕硕�ψ爸米畲蟮脑肷�矗��餮�繁茫��捎昧司哂凶匀谎�防淙茨芰Φ腟6G反应堆,对减速齿轮箱和辅机也运用了减震/隔震技术。该级首艇“洛杉矶”号1972年2月开工,1976年11月建成服役;直到1996年3月,该级最后一艘“夏延”号才服役,建造时间长达20余年,共建造62艘,是世界上建造数量最大的一级核潜艇。

“洛杉矶”级长109。7米,宽10。1米,吃水9。9米,水上排水量6080吨,水下排水量6930吨,水下航速35节以上,最大潜深450米,人员编制133人,从SSN751起结构与前面的艇有所不同,加装了消声瓦,同时以首水平舵代替了围壳舵。该级艇装备了七、八十年代以来发展的大量新型装备,其AN/BQQ5综合声呐集成了多种声呐,作用距离高达100海里。它还装备有完善的电子/水声对抗设备、卫星/惯性导航系统、甚高频/甚低频接收机和拖曳通信天线。它的武器系统也很齐全,舰体中部有4具533mm鱼雷发射管,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捕鲸叉”反舰导弹和MK48重型鱼雷。从第32艘“普罗维登斯”号开始,该级艇在首部压载舱装备了12具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可以说,“洛杉矶”级具有全面的反潜、反舰和对陆作战能力,攻击俄罗斯核潜艇、为美国航母编队护航和打击陆上目标是它的主要使命。

随着俄罗斯核潜艇技术的不断提高,尤其是其噪音的大幅下降和潜深的持续增加,美国越来越有危机感。从80年代开始,美国着手进行第六代攻击核潜艇“海狼”级的开发工作。该级首艇“海狼”号于1989年10月25日开工,1997年7月19日服役。由于造价过于昂贵,加之前苏联解体,美国海军战略改变,所以“海狼”级仅建造了3艘;综合性能大大领先于任何一级攻击核潜艇,所以被誉为“21世纪的核潜艇”。 该级艇长99。37米,宽12。9米,水面航行时吃水10。94米,水上排水量7460吨,水下排水量9150吨,水下最大航速35节,最大潜深600米,全艇编制133人,其中12名军官。其动力装置为1座通用电气公司S6W压水反应堆,2台蒸汽轮机,功率38。8MW,约52000马力,单轴,泵喷推进器。它选择了小长宽比水滴外形、首次采用了X型艇艉和泵喷推进方式,因而机动性高、安静性好。其艇壳采用高强度的HY100钢,可以在冰层下安全活动。艇上武器强大,艇艏有8具660MM大口径发射管,可发射“战斧”巡航导弹、“捕鲸叉”反舰导弹和MK48-ADCAP型鱼雷。“海狼”级电子、水声设备功能强大。作战指挥为AN/BSY-2系统,它采用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声学系统、控制系统和电子/水声对抗系统,将探测、识别、跟踪、分析、传递、决策、执行等多项功能融为一体,通过数据总线相连,核心为UYK-44计算机。声呐主要为AN/BQQ5D主/被动综合声呐,TB-16被动拖曳声呐、TB-23细线基阵拖曳声呐、被动保角阵声呐、探雷声呐等。可以说,“海狼”级的作战能力使任何一级核潜艇只能是望其项背。 在“海狼”级停建之后,美国海军开始发展更适合其冷战后战略需求,也更便宜的新一代核潜艇“弗吉尼亚”级,又称为“百人队长”级。

☆ 战略导弹核潜艇

美国和前苏联是两个超级核大国,奉行的是“三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核战略,由战略核潜艇发射的弹道导弹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为了抢速度,美国甚至等不到专门设计一级战略核潜艇。它将正在船台上建造的“蝎子”号攻击核潜艇从指挥台围壳后面中间插入了一段39。6米长的分段,并在其中安排了16枚“北极星”战略导弹及其指控系统。1959年,这艘被改名为“乔治?华盛顿”号的战略核潜艇终于如期服役了,这也是世界上第一艘战略核潜艇。

作为美国第一级战略核潜艇,“华盛顿”级共建造了5艘,它长116。3米,宽10。1米,水下排水量6700吨,在艇艏部有6具533MM鱼雷发射管。艇上可携带16枚“北极星A1”弹道导弹,射程为1200海里。

1961年,美国又建造出第二代战略核潜艇“伊桑?艾伦”级,该级共建5艘,比“华盛顿”级,在艇形、动力、设备、导弹性能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该级艇长125米,水下最高航速30节,艏部有6具533mm鱼雷发射管,携带16枚“北极星A2”弹道导弹,射程1500海里。

1963年,第三代战略核潜艇“拉斐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