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部分 (第1/4页)

导弹(可自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SS…N…16导弹(可自650毫米鱼雷发射管发射),所有导弹皆可携带核子弹头。

主机:2座OK…650型压水反应堆、总功率380兆瓦、 齿轮传动式汽轮主机组、2X50000马力, 4台自主式透平发电机4X3200千瓦 双轴 双桨 水上最大航速12节, 水下最大航速25节

前苏联的潜艇和水面军舰在过去30年间有很大的进步,几乎每隔十年就有新的概念与作品出现,而且这些作品在当时皆为极先进的设计:1958年,最早的弹道导弹潜艇高尔夫级(Golf)与旅馆级(Hotel)开始建造;1967年,北佬级潜艇开始服役,其弹仓位于舰体内,而不同于前两级潜艇将导弹置于帆罩内;1992年,第一艘三角洲及潜艇完工,其上装备了新式的SS…N…8导弹。

三角洲Ⅱ级于1976年开始服役,搭载有16枚导弹,较三角洲Ⅰ级多了4枚。三角洲Ⅲ在不久之后服役,其所配备之SS…N…18导弹有三种不同型式,Mod 1的射程为5631公里,拥有三个MIRV,Mod 2射程可达6919公里,但仅有一个RV(重返大气载具),而Mod 3的射程与Mod 1相同,但拥有7个MIRV。

台风级是世界上最大的潜艇,较美国的俄亥俄级大了一半左右,其设计较以往的核动力弹道导弹潜艇有很大的不同,20具导弹发射管置于巨大的帆罩前方,帆罩则位于舰身中段稍后。外艇上铺设了“集束护卫”无回音瓦,其中包覆着两个直径8。5米相互平行的内压力壳,内外艇壳间有很大的间距,内压力壳在艇首及帆罩下方的直径为6米。艇内隔间与武器系统配置得宜,两个内艇壳各有一具核子反应炉,置于帆罩后方的艇体中而与机械室相邻。浑圆的舰体及短胖的帆罩使飓风级有3米冰层的破坏能力。

艇上主要武器为SS…N…20三级固体燃料推进潜射弹道导弹,采用星光惯性导航,射程可达8300公里,可在潜航状态下发射,而使潜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飓风级可在15秒内连续发射两枚SS…N…20导弹,相同时间其余的弹道导弹潜艇多只能发射一枚导弹,这也说明了台风级将导弹发射管集中于帆罩前方的原因,在极短的时间内发射大量重达20吨的导弹势必产生很严重的平衡问题,若将导弹发射管与机械室一同置于舰尾则平衡问题会更难解决,是以须将导弹集中一帆罩前方。

台风级庞大的舷宽外艇壳内的压舱槽可在遭受鱼雷攻击时产生“安全气囊”般的效应,以提供潜艇外的保护,除非是一枚相当重的鱼雷,能够使其爆炸力量继续向前燕损毁内艇壳,若是在一般的情况下,爆炸的威力多半被四周的水分分解了。

SS…N…20初期的发展工作似乎并不十分顺利,但在苏联努力将问题克服之后,SS…N…20已成为台风级潜艇上最具威力的武器,其射程长达8300公里,而导弹不需多少维护工作。一枚SS…N…20有6至9个重返大气载具,一艘台风级最多可在短时间内发射180枚弹头。

“台风”级核潜艇首艇于1977年开工建造,1982年服役。当时计划1995年将有12艘在役,后因经费紧张,对该计划进行了削减,1989年只建造了6艘。

?联解体后尤於军方经费和技术等问题的困扰,在维持有效的战略威胁的需求下,只得让6艘“台风”中的3艘退出现役,从而得到必需的零配件来保证余下的3艘处于良好的状态,使之能服役至2015年。

但后因与美国?成一协议;接受美方提供的资金对“台风”级战略核潜艇的第二艘进行拆解。 (在俄北部城市北德文斯克举行降旗仪式,然后交由当地船厂)

目前俄北方舰队现该有2艘这种核潜艇在役;而其中一艘“德米特里?东斯科伊”号正在进行现代化改造,不久可望重新服役。

苏联第四代台风级弹道导弹核潜艇 '本章字数:3492 最新更新时间:2009…05…25 21:42:34。0'

台风级核潜艇是原苏联为了抗衡美国的“三叉戟”级战略导弹核潜艇而设计的,计划建造12艘。首艘台风”级核潜艇从1977年开始建造,但建造了6艘后计划便停止了。

上个世纪80年代,台风级核潜艇正式服役,开始按照当时苏联领导人的全球战略计划在海洋中航行。

台风级核潜艇诞生在冷战时期,作为一个沉默的见证者亲眼目睹了世界上发生的巨变以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