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页)

作者:gggold

**

附录

兵器问题一远程武器

小说中将涉及三种主要远程武器,弓、弩与火枪弓分为长弓和短弓长弓主要为步兵使用,稳定性较好,且拉力强劲,但是由于弓臂过长,不易拉开且射击速度较慢。

最有名的长弓为英格兰长弓,由单一材料紫杉木制造,拉力可以达到75磅(一磅约合九两),射程250码(一码合0。914米),射速较慢。

而战国时期的日本由于材料、工艺等方面的限制,其长弓很难达到英格兰长弓的性能,由于缺乏史料记载,在小说中将日本长弓的有效射程设定在一百五十米内。

短弓主要由骑兵使用,弓臂短,易于拉开,射击速度较快。短弓的性能根据材料的不同性能相差很多。

短弓中最为有名的是蒙古骑兵所使用的组合式弓,由后背上的一条动物筋,弓肚上的一层角质物和中间的一个木架组成,拉力100磅到160磅,射程350码,考究的组合弓还有涂防水漆,其使用完全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短弓由于弓臂短较易使用,因此即使没有蒙古骑兵的体格只要是比较强壮的经过必要的训练应该可以达到300码的射程。

而战国时代的日本,在短弓制作上就没有这样的工艺了,其骑兵用短弓,射程可以达到100米应该就算是好的了。

大约再有十章,我将引入踏弩这种恐怖的强力武器,(嗡嗡,中国人果然不是扩张性民族,不然的话,题外话就不多说了。)所以在这里要对弩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

弩不是中国的独创,但是在中国的应用却是最积极(这么个意思了)的。欧洲也有十字弩,不过由于弩箭可以轻松的穿透欧洲重骑兵的铠甲,所以被罗马教皇所抵制,因此真正强力的弩,在欧洲几乎没有被使用和制造。而对于草原民族来说,弩这种精密的机械,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掌握,因此完全没有。

首先说一下秦代骑兵所使用的手弩,这不是中国最早的弩,不过却是被了解最多的弩。如果有看过中国史话,都应该对秦骑兵手弩有一个基本了解,复杂而精细的机械,强大的力量与射程,轻巧的发射装置,还有望山至少是比较精确的瞄准装置。由于弩在上弦时不用瞄准,因此可以比拉弓更节省体力,即使是一般的手弩,要达到蒙古组合弓的350码的射程也不是什么太难办到的事情。而且由于可以专心瞄准,射击的精准度更要远远高于使用组合弓的骑兵。

下面来说一下踏弩,踏弩顾名思义就是用脚踏来上弦的,由于动用了腿力、腰力与臂力等全身的力量,因此踏弩的拉力与射程远远超越了一切弓箭,(俗话说胳膊拧不过大腿,现在还不光是大腿还加上了小腿、腰子等乱七八糟的东东,当然要比胳膊强多了),虽然没有找到这方面的可靠数据但是通过其他的数据的比对,踏弩的拉力完全可以超过200磅,射程达到500码(再远的话估计就看不清楚了),而且准确度也完全超过了各种弓(望山可以装在手弩上,当然也可以装在踏弩上了,虽然拉力更大,但是瞄准的时候和手弩费的劲也差不多,想必准确性差不到那里去)。

不过,弩最大的问题是射速太慢了,手弩大概怎么也要十秒时间才可以完成上弦、搭箭、瞄准、射击等一系列工作,而踏弩要花费的时间应该更多,不过我想一分钟射四箭应该可以达到。

说到这里我就想起了帝国里对各国兵种能力的设定,明显对东方民族的能力打了折扣。长弓兵的射程似乎是11,如果按照上面的比例,那么蒙古突骑的射程就该是15,而中国更应该有踏弩兵,射程定在20,这样才能真正反映历史

下面来说一下火枪说实话,早期火枪的性能真是不怎么样,和弓箭比的话,还有那么一点优势,虽然射程不行,但是起码威力比较大。但是和弩比的话,实在是找不到半点优点。

先说射程,火枪的射程由枪的质量、结构、填药量、子弹的大小等多方面决定,不过早期圆圆的铁蛋从没有膛线的枪管里飞出来以后,实在没有多少准确度,所以虽然理论上讲只要多填药就可以飞的更远,不过一定距离之外,想射中目标就完全靠人品了。早期的火枪其有效射程往往不超过100码,如果是手枪的话,大概只有几十米事实上直到1861年,美国南北战争,才在战场上出现了射程超过400码的远距离步枪,在此之前,战场上的步枪射程都只有100码左右。

那么日本战国时期的火枪射程能由多少呢,满打满算,也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