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4页)

攻克二俣城之后,信玄任命依田信守、依田信繁父子为二俣城守将,自己则率领大军继续西进,向再没有阻碍的滨松城进发。

而近畿的织田信长因主力正陷入和浅井朝仓联军激战的关键性时刻,根本无力派遣大军援助唯一剩下的盟友。在家康的不断催促下,信长也只派出了佐久间信盛和平手凡秀所率领的三千援军前往援助德川家康。

在东国,织田德川联盟陷入了最大的危机之中。

第二十九章三方原合战

攻克了二俣城之后,远江国内再没有可以阻挡武田大军前进的城堡,一路长驱直入的武田大军很快便扫平了远江各处的城堡,直逼滨松城下。而滨松城内的德川家康则被武田军的强大军势所震慑,不敢开城与之决战,只得和织田家的援兵一起退守滨松城内。

家康的如意算盘当然是想依靠滨松城强大的城防力量来消耗武田军的军势,想北条氏一样使得武田军陷入攻城战而潸然败走。武田军虽然强大却不擅攻城,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三年以前,相模的后北条氏正是依靠小田原的城防抵御了武田大军的侵攻。本来德川家康曾对二俣城寄予很大的希望,希望城小墙坚的二俣城可以拖住武田大军,可惜二俣城取水不利的硬伤被武田军发现,终因水道被破坏而无法再战。不过滨松城不存在这样的问题,滨松城地势平坦,城内到处都是水井,根本不用担心水源的问题。而且滨松城内的粮草和兵员都很充分,加上城墙高大,即使坚守一年都没什么问题,定下守城的战略后,家康自信的想到。不过很快家康就发现他的一切考量都错了,而且错的是那么离谱。

1572年12月11日傍晚,三万武田军到达了滨松城下,但是抵达滨松城下的武田军根本没有进行攻城,甚至没有漏出一点想要攻城的意思。率领大军跑到滨松城下的武田信玄似乎只是想确认一下家康的动向,确认一下家康的大军是否还再滨松城内,确认一下家康是否会选择守城。之后,武田军便离开了滨松城下,绕过了滨松城继续向西前进,向三河方向前进,甚至没有留下一兵一卒来监视滨松城的动向。

滨松城议事厅“武田信玄究竟想干什么?”被武田军的行动惊呆的家康连夜召集家中的重臣和织田军的大将展开了军议。

“主公,依我看武田信玄一定是没有把握攻克我军守备的滨松城,所以才决定绕城而走的。”德川家武将之首东三河派首领酒井忠次断言道。

“这种事情谁都知道的,可是难道只有这么简单的原因么?”家康不满的问道。

“武田信玄的目标大概在三河。”西三河派首领石川数正说道。

“也有可能是打算直接西进上洛吧,毕竟武田军是以上洛为借口出兵的。”织田军大将佐久间信盛推测道。

“这不大可能吧?武田军如果直接上洛要如何保证补给线的畅通呢?”本多重次提出疑问。

“武田军的目的应该还是在三河,即使是要上洛,也必须要通过三河才可以。”忠次说道。

“可是即使如此武田军的补给也不通畅吧。”本多重次说道。

“武田军可以绕道信浓向三河方向进行补给,即使不能完全控制远江,武田军也能保证到三河的补给。”石川数正说道。

“从信浓进行补给?石川大人,如果是这样的话,武田军不如直接从信浓进攻岂不是更直接。”本多重次批评道。

“哼,如果武田军直接从信浓进攻就无法把我军的主力牵制道远江来了,那样武田军也无法轻易的进入三河。”石川数正驳斥道。

“难道武田军的目的真是三河?”家康惊慌的问道。

“应该是这样。”酒井忠次在思考再三后说道。

“那该这么办?”家康问道。

“三河是德川家的根本所在,不能放任武田军侵攻而不管。”一阵沉默后石川数正说道。

“忠次,你认为呢?”家康向另一位重臣问道。

“如果放弃三河,不但等于丢弃了德川家的根本,更是失去了和织田家的联系”酒井忠次悲观的分析道。

“该怎么办?”

“那就要看武田军的行动了。“

“半藏,汇报一下武田军的动向。”

“武田军一路向西进发,主力在三方原一带驻扎,而赤备骑兵则已经进入三河境内,以上是忍者传来的最新动向。”服部半藏报告道。

“主公,这正是千载难逢的良机,甲斐之虎竟然和赤备分开了,如果我军不在此刻出击,再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