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部分 (第1/4页)

而今状况,何不效仿大宋观察周刊?咱时代周刊的影响力,绝非观察周刊可以相比。趁此开封上下一心之际,把风声透出去,说不得会让官家改变议和的心思。”

玉尹一怔,旋即明白了朱绚和赵谌来的意思。

他眉头微微一蹙,半晌后道:“这谁出的烂主意?”

赵谌道:“小乙,这主意难道不好吗?”

“小哥,我敢保证,这文章只要一刊载。官家绝对会下定决心取缔时代周刊。而且,官家就算是迫于无奈接受,也难以改变议和的结果。最重要的是,这文章出来后,当年太上道君与官家的那一幕,早晚会在小哥和官家之间重现到时候父子成仇,相互怀疑弄个不好,便是小哥的太子之位都会不保,甚至会牵连圣人为难。”

“这个”

赵谌的脸sè。顿时变得难看了。

阿翁和父亲之间的冲突矛盾,他可是历历在目,亲眼所见。

赵谌年纪还小。没有考虑太多。如今玉尹提出来,让他这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

“这主意,是涪陵郡公所出。”

赵叔向?

玉尹愣了一下,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他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但再认真去想时,又觉着思路纷乱,方才那道灵光好像一下子消失,无影无踪

“官家议和之事。可曾开始?”

“已经开始了!”

朱绚轻声道:“前rì小乙在朝阳门,抓了虏贼太子完颜蒲鲁虎。

却不想昨夜和郑望之一同离开,前往金军大营议和。只是议和的结果,目前还没有传回来。种相公和张相公援兵将至,说不得会有所缓解。到时候若有消息,再与小乙知晓。”

种师道和张叔夜,真能改变局势吗?

玉尹不太相信

他已经有些弄清楚议和派的心思:你要打,我要和。

如果你的功劳太大,那么rì后便没有我们这些人的立足之地。所以。我就要和你们捣乱,顺着皇帝的意思去做事。如果皇帝也不想打,便要出yīn招来对付你们。

总之,如果输了,便是你们这些主战派的错。

如果赢了呢?我们也要想办法,从里面分一杯羹不让你们立功,或者把事情弄乱,大家都没得好处。

小人心态!

玉尹在心里暗自苦笑,可面对这种情况,偏偏又无能为力。

便是官家,也需要一个平衡。

可能这便是自赵佶以来,旧党虽不占优势,却始终在朝堂上有声音发出的原因哪怕是禁了苏黄诗词,但对于旧党而言,也算不得重要,他们只需要能够在朝堂上发出声音。

苏东坡,那位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文学家,在玉尹而今看来,不过是新旧党争的牺牲品,可怜虫而已。想要骑墙,结果是两边不讨好。旧党看不起他,而新党则嫉妒他的文采。以至于到了最后,只能是凄然结局,便是死了也不得什么善终。

“小哥可知道,此次议和,谁人主持?”

“耿南仲和户部尚书唐恪两人主持。”

“那官家的底线又是什么?”

“这个”

朱绚和赵谌相视一眼,摇摇头,表示不太清楚。

玉尹想了想,便轻声道:“若想要阻止议和,关键还是要看官家的态度。

便最终要议和,也绝不能轻易放过虏贼不过这件事,你我最好还是不要出面。而且小哥也不能出面,若能设法让圣人在暗地里提醒官家,说不得还有用处。”

“让母后出面?”

赵谌想了想,颇有些意动。

说起来,赵谌的xìng格,与赵桓颇有不同。

他身上有赵佶赵桓父子的那种温雅,同时还带着一些刚硬之气,比之赵佶父子,多了些阳刚韵味。

这可能与他习武有关。

虽说只不过是学了一个皮毛,但却练出了一副不同于赵佶和赵桓的刚强出来。而这份刚强,在玉尹看来,无疑是而今大宋最需要的一种气质,更关系到大宋的将来。

玉尹有一种直觉,大宋的未来,也许就在赵谌的身上。

所以无论如何。他都不能让钦宗皇帝与赵谌产生矛盾和冲突,最好是能够平平稳稳,渡过这次难关。

“对了,还有一件事。”

赵谌突然想起了什么,又说道:“而今河北混乱,父皇有意派九叔前往,除兵马大元帅之职。”

“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