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 (第1/4页)

“你不知道?好吧,我来说说。公司内部争论,有真有假,有做戏的一部分,也有真实的一部分。一方面是做戏给外人看,另一方面,公司发展太快,怕建设跟不上,他们也想稳一稳,等吸收了一些,再继续收购。”王照云解释道,他的意见是这次机会来的不容易,公司正在势头上,能收购就尽量收购,最好是全部收过来,担心这机会一失,就再也没有了。

“你看现在继续收购,难度大不大,成本高不高?”胡星宇的野心自然不会小,不是王照云可以相比的,他手里太有钱了,只要合适,多少钱他都掏的起。

“现在没收购的,大多是一些还想往下撑的人,他们想观望,估计价位不会太低。”王照云实话实说,又加了一句,“不过,就现在的价位,我们也准能赚。”

“赚钱不是一定会的,赚钱也不是唯一的要求。市场变幻莫测,咱们不可能有100%的把握,你看这样行不行,咱们放出话去,使些手段,就说只持续到春节前这几天,春节后一概不谈,在这期间,只要价格合理,有多少要多少。你再来一招苦肉计,以辞职相威胁,怎么样?”胡星宇说着,详细观察对方的反应。

“这也是一计,但得大家配合,不过,年后真的不收购了吗?”王照云关心下一个问题。

“既然说得出,就要做得到。谈还是要谈,压价你不会不愿意吧,谈不成不要紧,就是让别人知道咱们的说一不二,行情他们都懂,怕什么。即使不再收购了,你还怕没活干,春节后你忙着呢,一身担二任,小心身体。我还想早一点搬进新的公司大楼呢,看现在办公的地方,我都感到有些不好意思,真是对不住大伙,肯定有人骂我吧!”胡星宇心知肚明,下边人不会说什么,但几个头头可不会放过他。

“你知道就好,也没经常骂,就是每个人隔一天骂一次而已。“王照云心情也好了,开始损他。

胡星宇又找了另外几个人谈话,一番口舌下来,总算解决了,不过他又投入了20个亿,一部分当作启动资金,一部分用于可能的收购活动。这样,他就一共投入了70个亿了,好在他手里有的是钱。经过几个人的精密策划,一个刺激人神经的消息,又一次投入了本已不平静的湖水,使得一些人更加焦虑不安,价格的天平又一次向西星公司这边倾斜。

在西星公司外联部的邀请下,天津电视台、各本地报纸、各全国性报社的驻津记者一起参加了西星公司的新闻发布会,目的是做一下近阶段的工作总结,向大家通报一下西星公司的业务活动,结果这些老记们还都非常给面子,使得某些人兴奋异常。外联部部长风度翩翩,侃侃而谈,对记者们的提问是尽量满足要求,本定于1个小时的发布会,被一名记者的一个问题给延迟了,从而使得新闻发布会激情不断。

“请问王部长,有传闻说贵公司内部为收购事件而争吵不断,你作为一方很是被动。”一记者问。

“任何公司都有不同的内部意见,可能是公司草创,管理不严格,而使内部信息外泄,这是我们的一次教训。但是作为公司高级主管,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公司是曾经有不同意见,但是现在已经统一了。”

“请问王部长,你能告诉大家,贵公司的统一意见吗?我想在座的各位都很想知道。”一名记者自作聪明的问道。

“当然,这也是我本人非常兴奋的事,公司已经统一了意见,可以继续收购,有多少收购多少,时间持续到春节以前。”

“请问,您所说的有多少收购多少,是不是贵公司又有资金入账,是不是说春节后就不再收购了?”记者们很是精明,马上做出了反应。

“我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实际情况是,就在之前一刻钟,我们又收到投资人的第三笔投资20亿元,并得到保证,如果不够,可以继续获得投资,所以,我们有信心收购任何一栋烂尾楼,也包括非本市的烂尾楼(他临时加的,实际上自己也担心)。第二个问题,公司决定春节后不再收购,尤其是春节以前没有进入实质性谈判的本市楼房,决不再收购。当然,作为公司外联部部长,我还是想继续收购的,只要价格足够低。”

西星公司完全达到了新闻发布会的目的。各个新闻机构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以最快的速度把西星公司的最新态度传播开来,当天的市内新闻,晚报,都陆续报道了这个消息,各地的报纸,电视台以及互联网争相把这个消息当作新闻事件,再加上先前业绩的详细描述,不仅天津,全国各地的烂尾搂主们都睁大了眼睛盯着西星公司。西星公司是来者不拒,但是实际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