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部分 (第1/4页)

蓦然回首,几多往事都已成空,多年辛劳换了展颜一笑,曾经潇潇马歇,凭栏望;佳人在侧,美酒佳肴终见残羹,一时峥嵘全当侥幸去了,欢心痴人说梦,夜叉王。

正文 第一5九节 北美合作(上)

政治、军事、经济,永远是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是他们争论不休的事情。东南亚战争无疑正是一件引起全球聚焦的事件,实际上,人们对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个国家之间的较量更感兴趣,一个是罕见的千年强国,曾经在人类文明史记载中领先了上千年以上,另一个是百年来全球公认的新兴大国,曾经影响了全球几乎所有角落的超级大国,强强碰撞,结果如何呢?一个是东方国家的代表,另一个是西方国家的代表,甚至是儒家文明和基督教文明的强强对决,这极其强烈的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同时,几乎所有人都对战争的最终结果感到了震惊,不管愿意不愿意,军事专家和评论家们都毫不留情的指出,美国“在东南亚战争中战败”,这是这个国家成立以来极其少有的失败之一,而且是大踏步的退出了另一个超级大国的势力范围,从此以后,“远东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掌控”。

战争虽然非常吸引人,但是这场战争充其量只是一场局部战争,而且仅仅持续了5个多月,实际上不到4个月就已经结束了,人们还来不及细细回味,却发觉在美国的本土上,另一场“战争”早已悄然打响。就在东南亚战争刚刚打响,或者说是稍晚一些,北美——美国的本土正在经受另一场战争的考验,而这场“战争”就是商业战争,也被某些人称为“东南亚战争的次战场”。

虽然近代以来,全球各地战火不断,但是北美很少受到战火的直接波及,尤其是国家之间的军事冲突,但是这里不断爆发商业战,可以说,这里是全球商战最频乃的地区,不管是欧洲,或者是日本,更或者所谓的“亚洲四小龙”,乃至新兴的市场中国和印度等国家,都把北美尤其是美国当作商战的重要地区。而之所以要提到北美商战,是有原因的,第一呢,由于经济危机的严重影响,尤其是个别国家的别有用心,各主要市场互相封锁,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三大市场和两大区域,中国,北美和欧洲是三大市场区,两大区域则是比较分离的远东包括亚洲和欧美,经济危机期间大多进行了市场的内部整合(这对世界一体化形成了严重的冲击)。第二,东南亚战争前后,泾渭分明的东西方两大市场区,出现了东方公司开拓欧美市场尤其是北美市场的现象,声势非常浩大,以致于被用“战争”这个词汇来形容。第三,商战的双方经纬分明,主要是远东的日本企业和本土企业,而这两个国家又与东南亚战争密切相关,都深受战争的影响,因此,经济学家和评论家们称北美的市场大战为“战争”,也说明了这次商战的残酷性和区域性。这么说吧,在经济危机期间,北美公司全力开拓北美市场,争取市场的早日恢复,欧洲公司也把欧洲市场当作了发展的重点,极力压缩国际公司的生存空间,远东企业重点开拓中国市场,事实上形成了排斥性的市场组合体;另一方面,欧美市场互相开放的比较早,早在39年初就互相开放了(当时远东企业也无力参与竞争),这就造成了一些远东企业的不利形势,毕竟远东市场的分量比不上欧美市场,因此,全力开拓欧美市场就成为他们的必要选择。

远东之战的结果是远东的大公司都活了下来,但是无一不是元气大伤,虽然技术上先行了一步,对他们来说,必须走出远东范围,日本和韩朝的公司感触最为强列,而东南亚战争又进一步逼迫她们冲出亚洲,全力开拓世界市场。也许这样说更合适一些,如果战争没有爆发,处于胶着状态的这些企业不至于果断的转变努力方向,至少不会出现全力争取的现象,虽然他们也知道把注意力集中在中国市场并不合适。但是,战争迫使他们迅速的放弃中国市场,在战争时期,任何的过分努力只能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于是,纷纷在中国采取守势,保持现有市场份额,而把目光投向了北美市场;同时,中国政府也欢迎两国企业进军北美尤其是美国市场,并且非常配合的与两国政府签订了一些“补充协议”,(主要是一些银行贷款和政府补贴协议)。日本和韩朝企业从2月初开始进入北美市场,这是他们多年撤离之后的再次大规模进入,这直接给北美同行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北美和中国不同,后者是战争的直接参与方,部分行业已经开始了军事管制,而美国企业还远远没有达到此类地步,因此,他们进入的阻力并不很大,再加上先前就有比较良好的市场基础,因此,很快就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虽然美国人对日本向来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