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部分 (第1/4页)

严颜见势不妙,与吕义两人策马疾驰,恰巧拦住黄忠,黄忠独战两将,毫不畏惧,三匹马在场上奔驰如雷,兵器相交声震耳。三将相交百余合,不分胜负。

严颜见双战黄忠,犹不能取胜,欺负黄忠兵寡,打个手势,刘璋传下将令,大军疾冲而上。黄忠见川军杀来,虚晃一招,策马奔入阵中,传令摆起冲峰阵法。

冲峰阵法是诸葛亮自创,兵分四股,前面三股兵力摆成长方形,平行竖列,后方一股也为长方形,却是横列,兵形极像汉字“山”字。

川军前军不识此阵历害,向前疾冲。此时黄忠所部阵法变幻,前军中军突然往后一撤,前军左右两军从前面往中间靠拢,与中军拼成一个圆阵,将川军前军五千余人隔绝。

黄忠后军此时上前,顺序加入转动的圆阵之中,转到川军后军之时,却组成一个方阵,各兵阵相互配合,只御不攻,阻击川军后军。

圆阵此时发威,迅速往前包紧,将五千余川军顿时围在核心。川军用盾兵组成一个圈子,意要困守一时,静待后军支援。只见黄忠所部步兵推出强驽,所发驽箭威力无比,击中盾牌之后,川兵边人带盾,被推入阵中十余米。

川军顿时混乱起来,军阵不成,立时溃散,黄忠命令所部树起招降旗来,五千余川军被强驽吓破胆子,纷纷弃械投降。

黄忠迅速收得降兵,正欲再组冲锋阵法,引诱敌军进阵,却见川军左翼混乱起来,一彪人马如箭头般刺破川军防线,扰乱敌军阵势,为首一员大将,正是魏延魏文长。

黄忠大喜,传令也排起箭形阵法,自率亲兵为前锋,大军似出弦之箭,直插川军中军。刘璋此时在中军正中央处,见黄忠、魏延两将从两个方向,都向这边冲来,所到之处,川莫有抵挡者,不由大吃一惊,连忙往后撤出,带动将旗往后。川军见中军摆动,不由心慌,军形又随将旗后移,顿时军阵溃散。

严颜见势不妙,连忙鸣金收兵,被黄忠、魏延两军赶杀一阵,入城盘点士兵,又折了万余。严颜与金旋兵连战连败,不由心寒意冷,他向为川将之首,手下川将更是士气低迷。

诸葛亮大军赶来,见两将已大胜一场,重赏两阵,闻黄忠以少胜多,询问当时战状,不由赞扬道:“黄将军不亏为主公之师,一身忠胆正气,确实英勇无敌。有黄将军在此,下西川易也。”

法正以前金旋大婚之时,得金旋高看一眼,曾与金旋密谈多时,早有归降之心,闻诸葛亮大军赶到,派遣心腹秘密赶至诸葛亮大营,献上江州城防图式。诸葛亮阅图大喜,重赏来使,写书授法正密计。

蛮王孟获派其弟孟优,率领蛮兵五万前来助战,刘璋大喜,命其兵为前锋,出城与诸葛亮大军交战。两军对圆,蛮将杨锋出阵挑战,黄忠拍马相迎,未及十合,杨锋气力不加,为黄忠用刀杆拨落马上,生擒过来。蛮将忙牙长来救不及,却被魏延上前接着,未有十合,又为魏延生擒。蛮将兀突骨大怒,挥刀上场,正逢黄忠将杨锋交回阵后拨马回来,两将一场大战,将近百合,兀突骨渐觉不支,拨马归阵。诸葛亮见敌军士气已失,挥军杀上,刘焉军又大败一阵。诸葛亮回营,良言抚慰忙牙长、杨锋,释放两将回城,使劝孟优退兵。

两将回城,往说孟优。孟优召蛮将相议,诸蛮将见诸葛亮大军兵精将勇,皆有惧意,忙牙长、杨锋又极力美言,孟优决定退兵。次日,孟优不辞而别,率军返回云南。刘璋见蛮军退兵,强援已去,诸将皆慌,军无战心,召诸将相议。

严颜曰:“今诸葛亮足智多谋,兵精将广,江州兵微将寡,决非其敌。不若遣使与马腾求和,李严、张任大军来援,背城一战,胜负未可知也。”

刘璋闻言,遣人火速赶往成都,将严颜之意报于刘焉。此时刘备忙于苑城防务,无暇西顾,孟优不辞而别,急切间确实难寻外援,无奈派遣使者与马腾讲和,欲调李严所部援救江州。刘璋自知军事指挥能力有限,严颜智勇双全,为人忠义,命其统率江州众军。严颜怯战,固守不出,城中军心渐安。

诸葛亮见江州兵坚守不战,命魏延、朱恒率五万军绕城赴成都,依计而行;命黄忠、文聘分头埋伏,待魏延军与之接战,攻击川兵后军。

严颜见诸葛亮分军绕城西下,急召众将曰:“今孔明攻江州不下,分军绕城西去,径取成都。成都守军尽在江州,此军若去,虽有关隘阻拦,然而兵马都少,又无防备,必不能阻挡,如此成都危也。现在西川危急之时,诸公怒力,往追其军而胜之。”命法正率领五千士兵守城,自率雷铜、吴兰、吕义、邓贤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