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 (第1/4页)

袁绍临终前,对诸子道:“现今之势,金旋势力最大,曹操次之,我势最弱。所幸曹操居在中,隔断我军与金旋疆界,故而当用远交近攻之计策,联合金旋攻击曹操。你兄弟均手握重兵,须要合力御敌,共同抵抗曹军。”说毕手握身侧许攸之手指着袁尚而亡。

袁绍亡时,其所辖之地兵马共有五十余万,文丑、张合统领兵马十万屯扎于界桥,吕旷、吕翔统领兵马十万屯扎于邺城,颜良、高览统领兵马十万屯扎于北海,高干、左贤王统领兵马十万屯扎于晋阳。其余十多万兵马,分别屯扎于平原、南皮、代县等郡。

袁尚此人处事果断,见识颇为独到,执政之能,不亚于袁绍。袁尚治丧完毕,使人请袁谭、袁熙前来,道:“父王丧事已毕,如今正是多事之秋,请两位兄长主持边郡军事,防止曹操乘我等大丧之际,率领重兵偷袭。弟才能与先父相差甚远,希望两位兄长鼎力相助,共保河北基业。”袁谭、袁熙因为袁尚年少接位,本来俱有不服之心,如今见袁尚语气谦和,比及未曾接位待自己还要恭敬,不好为难相责,按袁尚吩咐,分别奔赴所辖边郡不提。

袁谭、袁熙回到各自辖地,因为年长而未能接到东王大位,均心怀不平。其手下文臣武将贪图富贵,又从旁挑拨是非,袁谭、袁熙遂有不臣之心,不奉袁尚将令,并整顿所辖郡务,尽逐袁绍在时官吏,任命亲信代替。河北由此势力大减,袁尚遣使责问两位兄长,袁谭、袁熙均置之不理。袁尚大怒,调兵遣将欲要征伐两位兄长,为许攸劝阻。河北文官武将就此分为三党,各不相容。

曹操边郡此时边务繁杂,边事报入许都然后决断,往往贻误战机。曹操亦分封诸子,将所辖十二郡郡务分为四路,分四子分别统领。命令长子曹昂为长安王,贾诩辅佐其政事,夏候渊辅佐其军事,司马懿为军师,管辖下弁、长安、西凉、天水、安定五郡,共计十五万大军。封次子曹丕为洛阳王,钟繇辅佐其政事,曹仁辅佐其军事,邓艾为军师,管辖洛阳、弘农、壶关等地防务,共计十五万大军。封三子曹植为许昌王,荀彧辅佐其政事,张辽辅佐其军事,郭嘉为军师,管辖许昌、陈留、濮阳、谯城、官渡、定陶等地,共计兵马二十三万。封四子曹彰为徐州王,荀攸辅佐其政事,夏侯淳辅佐其军事,程昱为军师,管辖徐州、下邳、都阳等地,共计兵马十五万。诸郡官吏任免、紧要军情处理,四王均有先决后奏之权。

曹昂使夏侯渊、夏侯霸、王睿、张鲁驻守下弁,夏侯懋、蒋干驻守天水,吕虏、贾诩驻守安定,韩遂、董昭驻守西凉,自率司马懿、徐晃、王双、李典、于禁、钟会、司马师、司马孚、司马昭等驻守长安。

曹丕使曹仁、文钦、文鸯、夏侯和驻守弘农,曹纯、蒋济驻守壶关,自率邓艾、钟繇、邓忠、朱灵、张邈、贾充等人驻守洛阳。

曹植使曹真、张温驻守陈留,曹洪、郭奕驻守濮阳,郝昭、夏侯玄驻守谯城,曹休、杨修驻守官渡,王子服、夏侯德驻守定陶,自率荀彧、张辽、郭嘉、典韦、皇甫嵩、严政、吴纲、杨彪、刘岱、王浑、耿纪、陈群、孔融、蔡邑、卢植、满宠、曹睿、曹芳、司马炎、张虎等人驻守许昌。

曹彰使夏侯淳、程昱、程远志、夏侯威驻守下邳,张英、牛金、陈登驻守都阳,自率荀攸、韩馥、管亥、夏侯恩等人驻守徐州。

曹操分派诸子后,见诸子所辖地盘军政两事整理完毕,借袁尚兄弟失和的良机,调兵遣将,准备攻取河北。命令夏侯淳统军兵出都阳牵扯袁潭所部,命令曹仁出兵壶关牵扯袁熙所部,亲自率领大军十五万攻打邺城。

袁尚闻得讯息,暂且收起攻击两位兄长之心,赶赴邺城布置防务,命令文丑率领界桥守军五万紧急增援。袁尚自知没有统兵大才,命令文丑为大将,许攸为军师,吕翔、吕旷为副将,统率军事。许攸因为曹操善用离间之计,对袁尚道:“曹操其人,诡计多端,其生平好用离间计,好劫人粮道。今与其相战,慎防此两事,免为流言所误,命令大将率领重兵护送粮草,小心护卫城池,曹操必然无计可施。”

曹操因为张辽文武双全,智谋过人,委以重任,使其为前锋,率领大军五万,先行来到邺城。文丑见张辽所部兵少,欲要出城与其相战,袁尚问计许攸,许攸道:“张辽足智多谋,然而兵力不多,可以集兵与其一战,但是需防其诈谋。”

文丑调遣精兵八万,率领吕翔、吕旷等将出战。张辽遥见文丑所部,兵甲鲜明,进退有方,知道文丑训兵有方,诚为劲敌。张辽环视两军交战之地,两侧各有一座小土丘,可以埋伏兵马。与副将曹休、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