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部分 (第1/4页)

曹仁、文钦所部主力退往洛阳,弘农城中仅余老弱残兵万余,蒋济虽有智谋,但因势力相差悬殊,不到半天工夫,弘家被关羽统兵攻破,蒋济也被生擒。

此战关羽大军大获全胜,除了曹仁、文钦、夏侯和三将得以脱逃,余将朱灵、皇甫嵩、王浑、蒋济皆为生擒,俘虏曹军两万余众。

关羽升帐,命令兵士押解被俘将领上来,说服其归降。五人俱言家小皆在许都,若是投降则家小无一幸免。关羽秘密派人送五人暂去新野安置,寻找五具尸首,与五人形体相若者,毁其面部,对外声称五人宁死不屈已被斩首。又潜使人携五人手书,偷出五人家小到汝南。五人见家人平安,皆降。

第七十八回 教育为本

华佗一生悬壶行医,救人无数,后为金旋说服,在长沙建立医校。null3z中文华佗又请张仲景先生为副手,聘请江东、西川、荆襄的名医前来授课。后来根据金旋的提议,又成为医术研究院和药物研究院,使当代的医术飞跃提升。

西川名医安子平医术精堪,华佗重金将其聘来,然而其家传医术向来传子不传女,华佗亲到安子平住处,问道:“先生医术,精妙无双。医者悬壶济医,为世人造福,为何秘之不传?”

安子平答道:“我家累世行医,家传医术,祖训‘传子不传女’,向来不对外授徒。家父瞑目之际,曾曰此为我传家衣钵,传播若广,后人再无生计。”

华佗道:“先生悬壶济世,以财帛为轻,救人无数,极少计较药资。先生德高望重,以救济世人为本。然而倾先生一人之力,能救人多少?若是广寻有医术根基者,传授医术之后,则可活人无数。先生为天下百姓之福,万望放开门户之见,倾囊传艺。”

安子平沉吟良久无语。华佗又道:“先生广授医术,世人皆知先生之德,先生百年之后,为后世崇敬。流芳百世,何不为之?”

安子平本是有德之人,只是因为祖训难违,见华穹所言非为私利,急世人所急,忧世人所忧。何况华佗医术,整体上远胜于他,所差只在个别科别略有高明之处,华佗等人如此为万民着想,的确再无推挡之话,于是当场表态,再不藏私。

长沙医校几经扩建,各郡选取年轻聪明之士,能文有医学根基者,随华佗等人学习医术,军中名医多出于医校。金旋又让原来的军医分为几组,分批到长沙学习培训。又命所辖各郡,皆建立医馆,分配医校学员入内主持,所用开支,由郡府支出。病人所费,仅是药物费用。百姓再不困于病痛,各地为华佗等人建造生祠。华佗等人见办学一事竟让百姓如此得益,更加明白自己任责,使出浑身解数,教徒传艺。

司马徽本来就是办学高手,被金旋请来长沙建立学校,也兢兢业业,全力而为,长沙学校闻名于全国。金旋又将自己所著书本让学校做为课本,又挑练优秀毕业生在校任教,并成立学术研究院,专门研究理论问题,时常去学校与师生交流。金旋学识远远超过在校老师,所说所讲让人大为感叹,司马徽原来为金旋老师,如今见金旋见识如此,大为折服,说:“中王足为我师也。”

军校校长一职,事关重大,军校加强对士兵、将领的忠诚度培训,使军校入学学习人员都能忠诚于金旋,因此校长之职,原由诸葛亮兼任,后因诸葛亮常年领兵出征,又使庞统代替。

所有降军中低级军官以上者,都要在军校培训后才能回所部任职,庞统在降兵的政治培训上费了许多脑筋,所幸有金旋的书籍为依据,根据当代情况,穿插了许多内容,加大对金旋的个人崇拜主义思想,竟然非常成功。

金旋在拥有四郡之地初期,提出了“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口号,借助军校、学校、医校培养各种人才。三校毕业学员渐渐增多,被金旋分派到各地、各军任职,保证了金旋在急剧膨胀时的人才保障。

诸葛亮见三校学员与旧校学员截然不同,对众文武道:“我向来以为四书五经为正统教育,今日才知道主公培养人才为当世第一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此话为名言至理。”

三校人才到位后,向各郡建言修水利、通道路,加快提升生产力和物品流通速度,使金旋所辖各郡经济发展迅猛。水利工程方面的投资和农具方面的研究,也大大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百姓收入。金旋在辖地内声望正隆,被百姓称为“恩王”。

兵器研究所的成效显著,继研制出枪只这一热兵器后,火炮也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庞统曾问金旋道:“我军武器装备远胜于曹操、袁绍,统一大业在几年内就可以实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