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1/4页)

派遣满宠为专使,抚慰张辽、夏侯淳两将。

袁军与曹军作战,向来胜少负多,此次大获全胜,军威复振,士气高涨。袁军诸将战后归城,纷纷向许攸处报功,许攸按照军规,按军功重赏诸位将士。

袁尚闻知许攸大胜一场,派人赶到平原,重赏诸位将领。许攸必知此胜并不能让张辽退军,与诸将巡视城防,布置防务,以作长守之计。

张辽因为此败,在半途扎下营寨,整顿兵马,调节大军士气。半月后张辽大军启行,在平原城西五里处扎安下大营。准备以兵力优势,一鼓作气,攻克平原。

许攸因为张辽初到,半夜命令文丑、张合率领六万精兵往劫曹营。曹军诸将因为袁军向来只守不攻,没有积极防御,被文丑、张合两将杀入营中,放火烧毁辎重粮草无数。

张辽前次吃了大亏,今又被袁军偷袭大营成功,于黑夜统领诸将,欲以兵力优势反攻。文丑、张合奉许攸将令,并不与其缠战,见曹军士兵逐渐稳定,兵力渐渐聚集,率领部下急往城中退去。张辽因为天黑,敌情不明,不敢往追。

张辽连吃两次大亏,不由怒火上行,怒斥守夜将领,安排兵马,统领大军攻打平原郡城。许攸只守不战,率领部下坚守,夜间间或派遣将领率领骑兵袭击曹营。曹营诸将不胜其扰,都劝张辽移营,后撤五里下寨。

第九十回 平原大战(二)

张辽不从,苦思破敌妙计,召程昱前来商议。null3z中文张辽道:“我意与诸将分营而立,率领两万兵马屯于大营东侧以作诱饵,引诱平原守军出城。公与夏侯将军率领其余士兵,驻守大营。河北军向来痛恨于我,得知我分营而立,必然会集结兵力前来偷袭。待河北重兵袭击我处大营,公与夏侯将军兵分两路,一路绕到敌军身后,从后往前掩击,断绝其归城之路,一路乘平原防守空虚,径直袭击平原城池。我军兵力、战力皆优于敌军,许攸倘若出城,必然大败。”

程昱闻言,急忙劝道:“计是妙计,然而过于凶险,公为我东征军灵魂,倘若公有何闪失,我等大军即使得胜,又有何意义?可以派一名偏将引兵相诱,此计也可行之。”

张辽道:“若是普通将领,必然不能引诱许攸重兵出城,此计虽然凶险,然而可以乘机歼灭其主力,一战而定河北战局。我若有失,公与夏侯将军统领其军,乘势继续攻打,河北已经势弱,我军必会连胜。”

程昱苦劝不住,请夏侯淳前来相劝,夏侯淳虽然受过张辽杖责,非但没有心存仇恨,反而因为张辽秉公执法,深为钦佩,闻张辽行此险计,更是佩服其忠义之心,与程昱两人再去劝说张辽。

张辽见夏侯淳、程昱进帐,不待两人说话,随即将调兵兵符交付给两人。夏侯淳佩服其胆色,对张辽心折不已。张辽既然已经决定,夏侯淳、程昱见不能说服,三人在帐中谋划细节。

程昱安派亲兵流言:说曹操以张辽此次作战,连遭败绩,平原又久攻不下,因此免去其主将职务,任用夏侯淳代其为主将。夏侯淳因为上次受伏大败受过张辽军杖,对张辽怀恨在心,命令张辽统领二万士兵分营而立。

细作报进平原城内,许攸得讯大喜,然而其为人精细,又派细作出城仔细探听,确认张辽的确已经分营。许攸大喜过望,召集诸将道:“张辽文武双全,曹操因为其作战不利而免其职,起用夏侯淳为主将。夏侯淳虽然勇猛,然而其性太刚,容易对付。如今张辽为夏侯淳忌恨,统领少数兵马分营自立,我拟出城中重兵一举歼灭张辽所部,诸位尽力而为。张辽若亡,其军必退。”诸将大多曾败在张辽手上,闻有此良,都兴求战之心。

入夜,许攸命领卞喜、王粲两人率领两万士兵驻守平原城,自率诸将起精兵八万往劫张辽营寨。张辽立营时料知许攸必然会率重兵前来,让部下多在营内挖掘陷坑若干,又使兵士多备弓箭,士兵分为两班巡夜,不敢有丝毫马虎。

许攸重兵未曾进入兵营,就为曹军发现踪迹,张辽命令士兵用弓箭攒击。河北兵尚入攻入张辽大营,损伤士兵已经不少。然而许攸所部士兵几倍于张辽所部,河北诸将因为深恨张辽,统领部下拼力攻打,张辽大营前寨遂破。

张辽统领部下于后寨结阵,排成防守阵势,迎战许攸所部猛攻,张辽见所部士兵士气低迷,对士兵说道:“河北大军已中我计,诸位拼命坚守,待会大营援兵必到,河北兵必然大败。”张辽手下士气复振,张辽又道:“河北大军屡次败于我军手中,许攸扬言,若是俘获我军士兵,皆坑之而不留活口。”众位士兵闻言,不由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