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部分 (第1/4页)

此时朱恒带领部下士兵紧急行军,行至半途,命令副将带领三千士兵多带旌旗,虚张声势,以为疑兵。朱恒统领主力绕路而行,直插乌兹王军营。

甘宁部接到朱恒军报,集结部下精兵,准备配合朱恒一举击败乌兹王部。朱恒部潜到龟兹王军营之侧,龟兹王部下尚未发觉任何蛛丝马迹。

甘宁此时留下段达守城,统领五万精兵出城,沿朱恒军报标示路线疾奔过去。朱恒听到渐渐响亮的蹄声,知道甘宁部已经开始行动,让一名偏将引领一千骑兵,在乌孙军营外面方,根据指示行动。偏将领兵离开扣,朱恒引领部下疾扑龟兹王军营。

联军士兵自从到达安定城下,从未遇到守军袭击,因此防守懈怠,突然遭到袭击,顿时乱成一片。朱恒部下为长安守军,装备精良,士兵素养极高,此时各成散兵兵阵,从外向内,依序前进。

龟兹王从梦中惊醒之时,朱恒大队人马已经接近王帐,龟兹王披挂尚未结束,王帐已经起火燃烧起来。龟兹王亲兵见形势危急,保护龟兹王往北杀去。

黑夜里,联军士兵不知虚实,一见入营士兵穿着与安定守军不同,知道中国援军主力到达,不由心慌意乱,兵找不着将,将找不着兵,在军营之中乱跑乱窜。

甘宁看到龟兹王军营火起,心知朱恒部已经行动,按照计划路线,统兵直接奔往军营北侧,拦截往北逃窜的龟兹士兵。龟兹亲兵簇拥龟兹王逃到此地,正好被甘宁部拦住。

甘宁部士兵近日来只是被动防守,今日得此一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自然不会客气。未到一刻钟工夫,龟兹逃兵复又溃散,亲兵卫护龟兹王往斜刺里逃去。

黑夜里甘宁紧紧盯住龟兹王,定欲斩其首级,以报这几日攻城之仇。龟兹王明白若被甘宁部缠住,今日性命定然难保,呼喝亲兵组阵阻截,匹马往东逃奔。

甘宁被龟兹王亲兵阻住,等到杀散这些士兵,早已寻不见龟兹王下落,无奈之下,喝令部下进入军营,接应朱恒之军。

龟兹军营此时已被朱恒部完全控制,未曾逃离的士兵正被朱恒部下分割包围,逐一吞食。甘宁部进入军营后,与朱恒合军一处,兵势骤然增大,屠杀敌军的速度倍增,未及一个时辰,宣告这场战役结束。

乌孙王在军营中,有士兵前来报告,说南方龟兹军营火起,又有马嘶人喊之声,估计是中国军队劫营。乌孙王闻讯大惊,披挂上马,整兵欲要出营增援。

乌孙士兵尚未集合,又有巡逻士兵来报,军营四周发现敌踪,不知敌军数量多少。乌孙王闻言又是一惊,亲临军营墙边,观察四周敌情。

只见黑暗里马蹄声隐约传来,又有许多脚步声,乌孙王不知敌军虚实,担心遭遇敌军埋伏,因此不敢领兵出营,只能留守在军营内,为龟兹王暗暗担心。

甘宁、朱恒大胜一场,命令部下士兵搬运龟兹兵营粮草入城,通知全体部队火速撤往安定城内。中国兵马训练有素,行动快捷,军令一下,各军分工明确,迅速撤入城中。

龟兹王匹马往东逃窜,直到三四十里时方才勒住马匹,看见身后没有追兵,方才放下心来,辩明方向,投往乌孙王军营。龟兹王此次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来到乌孙军营之时,朱恒部下偏将刚刚率领疑兵撤走,龟兹王得以免得大灾。

乌孙王将龟兹王迎进宫中,龟兹败军陆续到达,龟兹兵将讲完战状,乌孙王奇道:“中国安定守军只有甘宁部八万兵马,守备兵力不过数千,长安援军最多不过数万,今日参与劫营兵马将近十万,我兵营附近兵马又是从何而来?难道中国又调其他兵马来此?倘若如此,则我等兵势已不如安定守军,纠缠下去,我军必然有败无胜。”

联军在此次大败中,损折士兵三万余众,听完乌孙王分析,都有退兵之意。龟兹王战败后,营寨、粮草皆失,不得已暂时屯于乌孙军营中。

安定城内百姓此时却热闹起来,援军到达和昨夜大胜双喜临门,百姓悬在半空的心顿时放了下来,自发的来到街旁,向正在列队入城的士兵致以敬意。

朱恒领兵有方,部下军纪严明,战斗力也非常强悍,段达、段飞虎等见到朱恒部下如此,不由对中国兵马更起敬畏之心。因为甘宁不善言词,虽然兵法出众,段达、段飞虎等旦夕随在其身侧,受益不多。朱恒却是善于教导之人,段氏两将日夕向朱恒请教,数日间进步不小。

一战击杀联军士兵三万余,攻防两军兵力已相差无几,联军士兵约有十六万,安定城中正规军兵力共计十一万余众,还有四万民兵助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