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部分 (第1/4页)

提起此事,胡得以为可行,因此命令各城镇想法将钱粮运到王城。

第二百二十五回 统一亚欧(六)

刊利之计从原理上考虑是可行的,但是低估了中国的情报工作,高估了巴伦国的实力。未曾遭到中国兵马攻击的城镇,壮丁全被征召入伍,护送钱粮只有各城区区几百士兵,应付毛贼勉强可以,对付有心夺粮的中国兵马,除了拱手相让之外,恐怕再无良策。

巴伦国这次命令,像是为中国军队运送粮草。粮草被劫走数次,胡得才理解彼得为何反对这项方法,亡羊补牢,胡得又传下命令,众城暂缓运粮。各城大部分已经启行,此时运粮返回,真是劳民伤财,各城百姓意见纷纷。

胡得征粮和暂停征粮的两道命令,为中国军队帮了大忙。中国军队分兵攻打各处城镇,城中防守力量单薄,中国军队所到之处,几乎没有阻挡。周瑜、陆逊、姜维、庞德、严颜等将分别统兵攻打各城,巴伦国各城纷纷失陷。刚刚运回城中的钱粮恰好被中国军队劫获。

金旋统领重兵屯在巴伦王城下,攻打各城的将将捷报频传,月余攻下巴伦七十余城。按照如此进度,约有月余时间,巴伦国只会剩下这座王城。

国王、议长因为胡得在军中时间长久,作战经验丰富,以特殊时期特殊对待的名义,将大军的指挥权全部移交到胡得手中。胡得此时压力更大,听到各城陷落消息,如热锅里的蚂蚁一般,围着城市团团乱转。

胡得因为失神,被马车轮轴绊了一下,剧痛过后,触起一个办法,胡得顿时狂喜万分,当即召集众将,分派任务,将城中所有马车改造成战车。

胡得想将锐利的兵刃安插在战车两个轮轴上,峰刃外露,作战时战车上配备一定数量的长兵刃士兵,依仗马力,冲击敌军。若是彼得在世,闻听胡得所思妙策,定然死力劝阻。这种战法中国军队早已用过,而且已有多种破解方法,故而早被中国军队弃用。巴伦国参加会议的众将,对中国基本了解不多,只是略通一二。中国的经典战役太多,详细的作战过程在中国属于机密资料,部分书籍虽然提及一些,但是只是提些皮毛之事,各将对中国军事略通一些,自然不知道胡得的妙策在中国战场早已使用多次。胡得军人出身,向来讨厌只会研究兵法书籍的学者才人,因此以为自己所思妙计定能克敌制胜,未料到他正是为自己挖掘坟墓。

倘若胡得现在不是大权在握,仍然由国王、议长共同决策,国王等必然召集文武大臣共同商议,文臣中有部分学者才子,通晓中国兵书,熟悉中国作战典故,必然提出异议。如此,中国军队必然多生波折,占领巴伦的时间也会随之拖延下来,士兵损伤必然增加。胡得此时尚自以为是天赐良策,担心泄密,非但不与众大臣商议,反而要求众将隐密此事,泄密者斩。

月余,中国兵马已经将巴伦诸城全部攻陷,巴伦全境只有王城未下。庞德、姜维、严颜等将完成任务,领兵回营复命,水师周瑜部也被金旋调到巴伦王城城下,集中所有力量,准备与巴伦军队决战。

此时,城中已经制成战车千余驾,胡得踌躇满志,也准备和中国兵马决一死战。忽然发生的变化,让胡得不得不把决战时间提前。

金旋在西域西郡与欧洲盟军相持,因为盟军兵势较大,让黄忠统领兵马,从长安护送十门移动式火炮到西域,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不料那场战斗非常迅速,黄忠等还未到达西域西郡,此战已经结束。金旋因为南下指挥作战,将此事搁置一旁,后来黄忠写信请示,询问火炮如何办理交接手续,金旋方才触起此事,因为将要和巴伦大军进行决战,让黄忠将火炮护送到前线大营。火炮抵达兵营后,金旋更是满怀信心,命令火炮兵对准巴伦王城粮草营方向,试试小炮的威力。

金旋手中有巴伦王城的详图,火炮手又经过专业培训,确定好距离、弧度等数值后,每炮发射三发炮弹。巴伦王城内顿时火光冲天,士兵乱成一团,尽管把火尽早扑灭,粮草已经损失大半。粮草不继和中国突其而来的秘密武器,让胡得不得不提前考虑决战。

这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决战拉开序幕,久未上沙场的黄忠此时也披挂上阵,在中军协助金旋指挥。巴伦城下的空旷田野中,随着尖锐的呼啸声,炮弹在巴伦军阵中炸响,战役正式打响。

火炮发挥了巨大的威慑力,但是胡得的心里依然将战车当成最后的法宝,准备全力一搏。金旋看到巴伦军阵中央的千余驾战车,摇头一笑,对黄忠道:“那些战车恐怕是胡得最后的依靠,先用火炮重点轰击战车,拉车的马必会受惊,恐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