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部分 (第1/4页)

前驱。

因为马超草原作战,并无对手,被士兵称为“马上英雄”,金旋因为其战功,封其为北胡王,统领部下二十万轻骑兵屯于北胡西郡,与驻扎西凉的姜维部、甘宁部,对西域各国形成合击之势。

第二百八十七回 高原魔王(一)

在北胡兵马与中国军队在西凉征战之时,云南郡正遭受着吐蕃王松赞的猛烈进攻,张飞率领部下五万余精兵,在民兵的协助下,与吐蕃部队浴血奋战,打得难解难分。

吐蕃王松赞少年游学中国,曾经化名李松在长安就读三年,文武双修,成绩斐然,后来回到吐蕃,与其兄赤乌峰争夺部落首领,一战而定战局,终于夺位成功。

松赞夺得部落首领之后,将中原先进文化率先引入部落,并实行高压政策,不顾部落长老的意见,改变祖制,最终将部落兵马打造成一支精锐之师。

松赞势力逐渐强大,惹起吐蕃国王猜忌,动员其余部落,合兵攻击松赞部落。松赞部下兵力只有三万,与联军近十万兵马在干儿河畔决战,松赞运用中国学来的兵法,用埋伏计杀死吐蕃国王,利用敌军群龙无首的良机,采取离间计离间各部落关系,然后逐一击破,最终以少胜多,大败各部落联军。松赞一战成名后,附近小部落纷纷依附,松赞势力大增,五年间大小共二十余战,终于夺取吐蕃王位,统一吐蕃全境。

吐蕃位于青藏高原,南面、西面皆是高山阻隔,东、北面临中国边郡,松赞年少气盛,听闻中国皇帝金旋年纪不大,英明神武,常有与金旋一试高低的想法,彻里吉派人前来结盟,当下欣然同意,派兵攻打云南郡城。

云南为张飞防区,张飞闻知吐蕃用兵,调集部下在云南郡集中,让各郡守备紧急起用本郡民兵,云南、成都、梓潼、下弁、建宁等郡闻讯,立即召集民兵协防郡城。

云南与吐蕃接壤之处,高山峻岭颇多,因此人口稀少,县城简陋,张飞部下兵力不足,只能依托郡城与松赞周旋,所以让云南西边各县百姓尽量避入深山或郡城。

松赞大军一无阻拦,一直杀到云南郡城下,听闻张飞威名,不敢大意,在云南城西二十里处下寨,派出细作仔细打探城中虚实。松赞亲自统兵观看云南城防,心中暗叹张飞用兵果然老到,中国城池异常坚固,攻打云南定然耗费许多兵力。

张飞在城内也同样打探吐蕃大军行止,见松赞用兵颇合兵法,知道为一劲敌,与副将廖化研究守城策略。廖化颇有智谋,道:“松赞几年来统一吐蕃,传闻是一名文武全才,其手下士兵多为骑兵,又都身经百战,我意固守不战,待国内援兵到达,然后与其决战疆场。”

张飞计算两军战力,出城作战胜算不大,决意固守不战,在城内布置各项防御措施,准备应付松赞的猛烈进攻。城内军民见张飞如此慎重,知道松赞绝非易与之辈,军民用心,云南城防守异常坚固。

松赞听闻城内只有正规军五万余众,下令在中国援军到达云南之前,务必攻克云南郡城。军令一下,吐蕃将士轮番攻打云南四门,云南郡城险相环生,若非张飞部下精于各种器械应用,军民齐心合力,恐怕云南郡城早已被攻破。

近几年中国重点对付北胡,火炮等贵重器械大多配于北方要塞,云南城中只配备投石车、巨驽等重型器械。即使这样,投石车、巨驽的强大威力,也让松赞大开眼界,在损失万余士兵之后,松赞下令暂停攻城。

松赞心思机敏,驻足高处细细观看城中投石车,考虑其中原理,绘出投石车图样,让部下士兵伐木造车,历经二十余日,制成简单投石车数十架,虽然威力远远不及中国投石车,因为数量很多,因此给云南城防带来很大压力。

正在云南城防渐趋紧张之时,关羽统领三万精骑率先赶到郡城。关羽大军进入云南,云南军民长舒一口气,关羽、张飞两位名将坐镇,击败松赞大军只是时间问题。

关羽谋略远在张飞、廖化等将之上,到达云南郡城后,将固守不战的战略,改为“以防守为主,以偷袭为附,重兵骚扰敌军粮道”的战略。

关羽、张飞统领部下精骑,十日内偷袭松赞军营两次,劫取烧毁吐蕃粮草无数,最终松赞营中只有十余日军粮。整个云南战争局势,由一面倒的局面开始拉平。

随着云南城内百姓和士兵的增多,云南守军的粮草也逐渐成为一个问题,幸亏建宁、成都两郡连年大熟,库房丰富,能够及时补充大军需要。

太史慈部押解建宁军粮到达云南,云南守军已经拥有和吐蕃士兵决战的实力。云南城中驻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