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部分 (第1/4页)

国水师共计损失五万余众。

艾蒙部下在与奇耶部、扎会齐部和中国水师的大战中,总共损折士兵近四十万,部下锐减为九十余万。中国水师此战减员至四十万,中国陆军和女兵损失较小,一共损失不到两万兵马。

第二百九十三回 雅国内乱(四)

金旋因为雅国兵势强大,将统扎于各地的异族兵马皆派到雅国作战,关羽部下兵力骤增,陆兵兵力增至百万。金旋又下给关羽密旨,关羽将陆军的汉族精兵皆撤回边关,将在边关防守的异族士兵调到前线。

艾蒙闻知边关失守,写信分别送给艾琳和扎会齐,信中说:“我之所以统兵叛乱,实则不是因为贪图荣华富贵,而是欲与中国大军决战疆界。如今中国兵马侵犯我边疆,我如今集兵与中国作战。待我击退中国大军后,再来一比高低。”

艾琳、扎会齐阅信后,命令大军停止进攻,屯于原地防守。艾琳因为中国兵马入境,对金远道:“未知你父皇此次是真心帮我平叛还是趁机占我国疆土?”

金远道:“父皇意图,我不敢评论。我如今赶回长安,问明父皇意欲何为,若是父皇执意攻打雅国,我一定全力劝谏。”

金远因为此事统兵离开雅国,回到长安。因为金旋此次决定消灭雅国,觉得金远不宜回返雅国,让他暂且留在长安。金远因为父皇将与爱人交战,夹与其中左右为难,索性回到封地,再也不理两国战事。

实则金旋也了解金远的难处,金远想法为艾蒙通风报信,又派兵杀害艾琳派往边关的使者一行,想办法逼迫艾蒙统兵叛乱,让雅国势力大落,已经尽到了中国子民的职责。此时若再派金远到雅国执行任务,金旋也觉得确实有些过分,听说金远远赴封地以后,对诸葛亮道:“远儿为多情之人,为了国家公事已经出尽全力,不惜出卖爱人利益,确实难得可贵。此时在中国与艾琳尚未正式开战之时,远赴欧洲,置身事外,确实是解决这件事情的最好办法。父亲与妻子相战,此时躲到欧洲,不理两国国务,以免左右为难,确为明智之举。”

金旋听闻艾蒙欲与中国决战,已与艾琳罢兵,传下将令,让远征军各部暂停进攻,只是固守雅国边关,待艾琳与艾蒙锋火再起,然后再趁机而动。

艾蒙统兵到边关挑战,中国大军只是固战不出,艾蒙统兵强攻,又被中国大军击退。艾蒙见中国兵马兵势强大,依托坚城固守不战,无奈下只得退兵。

艾琳借艾蒙出兵与中国大军相持之时,趁机稳固后方,调兵遣将,部署防线,欲在艾蒙与中国大军两败俱伤之时,出兵一举击溃艾蒙部。然而中国大军在夺取雅国边关后,拥兵不动。艾琳敏锐的察觉到中国大军的用意,在占据优势的情况下,并没有继续对艾蒙部用兵,而是派人与艾蒙谈判。

作为艾琳的绝对亲信,艾凰担任此次与艾蒙谈判的全权代表。艾凰断事明快,思路开通,与女皇有些仿佛,此时赴雅国边郡谈判,正是最合适的人选。艾凰在万余精兵护送下,赶赴边郡,与艾蒙见面,出示艾琳手书。

艾琳手书写道:“我之所以能以女子之身继承大位,长兄谦让之德功不可没。中国调集各地驻军主力布重兵于境外,其意不善。我与三皇子虽有婚约,然而此为私事。中国乘机侵我疆界,此为公事。我军水师自相残杀,损失惨重,再无与中国水师抗衡实力。若是我等相互仇杀,雅国国力将遭到极大削弱,必然将会被中国大军乘机歼灭。长兄集聚集重兵与中国军队相持,意为雅国着想,我深感恩德。在当前形势危急之时,需合力抵抗外敌,何去何从,请长兄自责。”

艾蒙阅书垂泪,立时回书,书上大意为:“为兄欲要政变,非为贪恋王位,中国为我国大敌,陈兵边境,其意不善,久欲侵占我国,陛下因为受金远蒙蔽,对中政策与我等不合,因此集兵作乱,使雅国国力大损,为兄罪不容诛。我欲将兵权归于陛下,然而随我之将领,皆赴中国留学,为我军精英。我在此部署防御,防备中国兵马趁势南下,然后束手就擒,返回王城请罪,希望陛下善待叛乱将领,勿以此事残杀众将,如此精英得以保全,与中国也有一战之力。”

艾蒙当着艾凰之面,召集众将前来,道:“众将随我起兵,非为贪恋富贵,而是与陛下政见不合。如今中国重兵攻克我国边关,我等应当与陛下共进退,因此我欲重归女皇麾下。此次战乱因我而起,导致国力大降,中国大军乘机南下,罪不容诛。你等随我良久,对雅国忠心耿耿,我已经向陛下为诸位脱罪,愿以自身代罪。希望诸位如以前一样,效忠陛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