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部分 (第1/4页)

“哦,抱歉,在下失神了。”李祎哂笑,道:“上将军放心,宁远城作为流放之地已发放到刑部,关于这一条,圣上是无条件支持你的,毕竟平衡西域的人种数量关乎到大唐的切身利益。目前第一批流刑囚犯正被集中到长安,连同他们的家属有好几百人,上将军可要负责他们路上的盘缠口粮啊。”

让这数百名囚犯以及家眷一起跟随李怀唐回宁远城还省不少事,至少不用大唐耗费人力物力来押送,所以刑部尤其积极配合,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他们还打算将河南府的流刑囚犯集合为第二批,一起交付与李怀唐。大唐每年被判以流刑的有数千之众,连同他们的家属有好几万,在宁远城之前,岭南一直是流放的首选,不过岭南的生存条件不是一般的差,流放过去的人十有六七熬不过一年。宁远城所在之西域地界么,在刑部的官员想来没有最可怕只有更可怕,许多变态的官员对宁远城作为流放之地自觉相当满意。

“那三十万贯?”李祎始终耿耿于怀,心里多少有点不踏实。

“呵呵,放心吧,到时自然会有人来给我送钱。”李怀唐满脸的得意之色,却怎么也不肯告诉李祎其中细节。其实李祎肯定已听说过,只是他没怎么在意,数天前,长安城传得满城风雨,宁远上将军李怀唐要卖掉他的装备行头,广向天下有志之士发出邀请,十天后于长安芙蓉楼举行竞买,唯价高者得。与三十万贯比起来,李怀唐的装备行头能值多少?李祎根本不认为李怀唐会通过卖刀卖马卖珍珠来填补这个巨大的缺口。

想不通不要紧,李祎要的是结果,其他人不敢说,李怀唐的能力么,他是有信心的。

“既然上将军如是说,在下就拭目以待,希望上将军马到功成再给我一个惊喜。来,我们干了此杯!”李祎第一次主动举杯邀请。

不知道是第几杯了,李怀唐杯杯见底。

“哦,还有一件事情得麻烦王爷大将军。”

“什么事?”

关于大唐雇佣军的事情,李怀唐本想与李隆基详谈,可与皇帝面谈的机会哪里是他这个外臣随便能拥有的?通过李祎来转达也是迫不得已。

李怀唐的表情迅速转换向严肃,道:“年末我宁远与石国的战端如期开启,接着很有可能与突骑施人的援军遭遇,王爷你看,我这,这兵力不足啊,圣上能不能接点兵给我?”

大唐在安西和北庭的兵力都不足,还要严防吐蕃与诸胡的袭扰,再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这又涉及到钱财问题,如今大唐的战略重点是吐蕃,其次是契丹与东突厥,西域的局势对大唐来说没那么紧迫,故而向安西的资源倾斜度不够,这也是大唐朝廷倚重李怀唐的原因之一,有李怀唐大闹西域,大唐省钱省力又省心。

李祎不吭声,摇头拒绝。这事早有说法,双方已达成默契,如今李怀唐突然提起若非是无赖那就必定有缘故。

“最低限度,唐军应该重兵压境,吸引突骑施人的力量。”李怀唐降低了条件。

“呵呵,上将军有话请直讲,不必拐弯抹角。”李祎看出了李怀唐的伎俩,他吃了一个甲子的大米,在军中多年,岂能不识李怀唐的迂回战术?

“王爷大将军目光如炬,明察秋毫,在下班门弄斧了。”李怀唐尴尬地笑道,“那就直说吧,我想在唐军中雇佣些兵将去宁远。”

“雇,雇佣唐军?”李祎瞠目结舌,他活了六十余年,只听过有雇佣长工,佃户,苦力等,这雇佣军还是破天荒第一次听说。

李怀唐没有理会李祎的惊讶,道:“我出钱,在龙武骑中雇佣战士,当然,前提是他们自愿。这费用么,一份给大唐,一份给战士。三年为期,到期他们退出我宁远铁骑序列。”

“这?”李祎的脑子飞速运转衡量利弊。

不等李祎表态,李怀唐继续道:“我是个穷人,没太多的钱,首批我打算雇佣八百人,一次性向大唐支付八万贯。”

“八万贯?!”李祎瞪眼,八万贯对大唐来说可以招募数千的士兵了,不过,李祎知道,龙武骑的士兵许多都是战斗经验的悍卒,非新兵可比。

就算有足够的财力,李怀唐也不敢一次雇佣太多,八百人对庞大的唐军来说只是一个很少的数目,不会引起大唐的疑心,不过,相对人数来说,八万贯的雇佣费却不是一个小数目,不由皇帝和大臣们不心动。

李祎想了想,确实有点心动,李怀唐的提议明显一举数得,大唐既增援了宁远,还纯收入一笔,龙武骑空出的名额对那些权臣和将军们来说可是一个赚大钱的机会,他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