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部分 (第1/4页)

或许是对则天皇帝时代的继承,李隆基的太子也相当窝囊,时时刻刻受到父亲的猜疑甚至屠刀的威胁。历史上,李瑛过不了几年将会与另两名兄弟被李隆基一起砍掉脑袋,罪名是谋反,起因他们接到武惠妃的通报说宫内有刺客,三个小白义愤填膺戎装带刀要去保护敬爱的父皇,结果,武惠妃耍个川剧变脸污蔑三人欲谋逆,李隆基又惊又怒,果断下旨剥夺他们的饮水器。

正是因为受到诸多限制,所以李瑛难得的一次出门不敢张扬,谁知运气真的很糟糕,路上竟然中了大奖。

劫持并殴打太子,罪名足够株连九族了,然而铁牛毫发无损,李怀唐的脸面没这么大,主要是无人敢为太子仗义,平时与太子划清界线还怕来不及,怎会傻乎乎当起呢,那个位置的风险堪比历代的“革命党”。

李瑛的悲愤可想而知,可是他糟糕的运气还没结束,他那个“太子恐惧”症的父皇来了。

李怀唐的宅邸门前,推金山,倒玉柱,跪满一片,万岁之呼声山摇地动。

李隆基眼尖,第一眼见到了不该在此出现的李瑛,笑意变成了怒意。

“太子不是告诉朕要去南市吗?怎也来凑热闹?”

诘问之声如同刺骨的北风,直吹得李瑛心里寒颤不止。

“不,不是,父皇,我,我是被抓来的,不是自愿”

解释一团糟,如果耐心叙说的话,还有机会让李隆基弄清楚,但是,机会被武惠妃扼杀了。

“素闻太子殿下喜欢结交英雄,难得宁远上将军大喜之日,又比邻而居,这过门窜访很正常,陛下何必如此不近人情?”

武惠妃笑容可掬,表面上在劝解李隆基,实质在火上加油。李隆基最忌讳什么?还不是担心太子与文臣武将们接近?武惠妃此言潜台词是:太子结交实力派,引为外援,有篡位之嫌。

李隆基眼里闪过一丝杀机,却不露声色。

“罢了,惠妃说得是,既然来了就等婚礼结束再走,省得天下人说朕无人情味。”

经过这段插曲,府内的一对新人已沐浴更衣完毕,等待拜堂仪式开始。

“哈哈,看来朕没有迟到!”

李隆基入府悄悄的,让宦官沉默,打枪的不要。

听到有自称“朕”的到来,李怀唐大吃一惊,完全想不到李隆基会出现,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

糟糕,莫非他要抢俺的玉环?李怀唐下意识看向身边的新娘子,还好,有头盖挡着呢。

史上,李隆基是绿帽最大的派发者,从自己的儿子李帽怀里夺过杨玉环时一点都不客气,可以想像,如果被他瞧见杨玉环的花容月貌,恐怕宁远与大唐的战争难以避免。

李怀唐率一众莺莺燕燕跪迎皇帝。

观众们对李怀唐又羡又妒,在他们的眼里,圣驾临宅是莫大荣幸之事,光宗耀祖。但是,在李怀唐看来,李隆基的到来极其讨厌,他不得不屈膝下跪,还得违心表示感激涕零,心里的屈辱感不停翻滚,刺激着他的潜意识。

李隆基没有让李怀唐全家平身的意思,笑呵呵道:“朕此来不但贺喜,更是送喜,让上将军双喜临门。”

身边的高力士会意,上前一步,展开手中的一卷黄绸,运气丹田大声宣旨

众人哗然,皇帝加封李怀唐为辅国大将军,官阶正二品,高于任何三省六部的官员,比起不伦不类的上将军称号可要威武多了,虽是散官无实职,却体现着无上圣恩,更何况李怀唐手里掌握着千军万马,有了这个名头,西域霸主的雏形呼之欲出。

有人羡慕,有人思考,信安王在凝思,圣上意欲何为

李怀唐一副心思都在提防杨玉环被李隆基瞧见,根本没在意什么加官进爵,幸好没发生什么曲折,谢恩完毕,崔希逸开始履行他的证婚人职责,循例一番仪式,然后是新人拜堂被送入洞房。

裴若兮等人还想闹一番洞房的,武惠妃到来,她不得不接待,李怀唐无家长在此,她惟有挑起主人的重担,与她一起持家的还有苏紫紫。

名义上,碎叶公主裴若兮是李隆基的女儿,然而,在此之前,两人从未谋面。

李隆基有点失神了,武家的基因确实优良,小娘多美貌,其中的佼佼者武惠妃美不胜收让他爱不释手。如果说带有武家血统的小娘是鲜艳灿烂的花朵,那么裴若兮就是花朵中的王者,连武惠妃都望其项背。

李隆基的失落有如汹涌的海浪,随着苏紫紫的出现,心中澎湃不已,论容貌,此小娘与裴若兮不相上下,互相辉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