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部分 (第1/4页)

是没有忘记目的,让身边近侍去太子东宫传信。

太子正与光王李琚,鄂王李瑶在喝酒论事,甫听到宫里有刺客不禁大吃一惊。

或许是前段时期受到道士案的牵连,太子急欲在皇帝老爹面前表现孝心,三兄弟竟鬼使神差全身铠甲,拿起刀兵开赴现场。

很快,报告接踵而至李隆基的面前,一曰有刺客,另一曰太子勾结鄂琚俩王要革老皇帝的命,后来的举报人自然是惊慌失措的武惠妃。

李隆基满腹狐疑,派高力士去察看,回报三个儿子果然戎装出现在宫里。

当年武则天的让位,还有李隆基老爹的让位,都与逼宫有关,他干过一回,算是革命老前辈。一直以来担心这点基因会遗传到自己的儿子身上,所以他特忌讳太子。

真是担心什么来什么,李隆基勃然大怒。尽管年届花甲,可他还没过够皇帝瘾呢。

火山在酝酿,蓄势待发。不过,高力士转述了太子三人的辩解,说是来帮忙抓刺客保护父皇的安全云云。

李隆基有点犹豫,想给机会给三个儿子当面解释的机会。

见状,武惠妃及时点火,“宫里侍卫多,刺客何须太子殿下亲自披甲。妾身担心有人想浑水摸鱼,所谓的刺客,恐怕只是提前布局。”

“嗯?”李隆基一愣,双眼迷成一条线。

武惠妃继续煽风,指着被呈上来的黑泥巴与含羞草,道:“道场大堂外遗留有此两物。听说陛下前些天出游遇到的刺客身上也有这些。臣妾以为,明显是有心之人企图先入为主让陛下认为有刺客,而后借机闹事,引起恐慌好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孽畜!来人,给朕将太子拿下!将三个孽畜通通打入天牢。”

火山终于爆发。

第666章 坏坏的暗器

太子造反,朝野震动,京城震动,天下震动。

只能说李唐王族很有革命精神,李世民玄武门兵变,革了兄弟的命,逼高祖让位;接着李世民的太子不甘寂寞,又高扛革命大旗造老子的反,结局悲摧;女儿高阳公主同样富有娱乐精神,看懦弱如李治也能登基称帝,竟然巾帼不让须眉,步兄长的后尘;轮到李隆基,他总算将红骑插在了龙椅之上。期间还有太平公主,安乐公主,热闹得很。

但是,革命这事业,向来只许州官放火,不准百姓点灯,儿子也不行。

李隆基欲将太子等废为庶人,以裴耀卿为首的大臣力劝调查清楚再作决定。

于是,李隆基向视为肱骨的李林甫询问。

李林甫曰:陛下家事,谁管得着?

李隆基遂下决心。三王被废为庶人,受到软禁。

三王被废,太子位之争徒起,以长子庆王李琮和寿王李瑁的呼声最高。按祖制,庆王当上位,但是,寿王背后有皇帝宠爱的武惠妃,竞争激烈,局势难以预料。

皇家之事,李怀唐不参与,惯例上他又“病”了,休养在家。与美人嘿咻绝对比猜测那些勾心斗角事情来得爽快。

飞鸽带来了阿塔的报信。

“苏哈伊尔逃了?怎会给他逃的?”

李怀唐从四喜的手中接过译文,仔细阅读,神情严肃。尽管刚刚四喜已经将内容念出来。

大食人对宁远虎视眈眈。据情报显示,阿拔斯与拜占庭达成了停火协议,将目标转向东方。如果让苏哈伊尔回去将自己的处境告诉阿拔斯,相信战争很快就会降临到宁远。干掉苏哈伊尔为的是拖延战争到来的时间。

阿塔只有三十余人,精明的苏哈伊尔竟然请了上百胡骑作保镖,野狼谷的伏击战功亏一篑。

目标不知所踪,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他没能通过野狼谷。

“告诉阿塔,马上率人去东突厥潜伏,我需要知道那里的情况。”李怀唐迅速调整思路。

既然已失手,唯有将防线推至葛禄山口,作为第二道防线,宁远的随风已经接令在关卡处守株待兔。

让阿塔以波斯商人的身份去东突厥有利于隐秘。

四喜应命而去。

书房里,李怀唐闭目沉思。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大食的威胁日趋严重,逃回宁远的想法在他心里开始占据优势。重要的是,他感觉到了危险,李隆基亲征肯定会带上他,也就是说,李隆基可能起了杀意。

壮威望、除情敌、夺玉环,一箭三雕,好算计!

书房的门响了。是香儿,玉环的侍女。

玉夫人有请。

李怀唐纳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