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 (第1/4页)

此时,城里的老百姓吵吵嚷嚷的乱作了一团,天气这么冷,街上站了不少老百姓,打听动静,买卖铺户也都关门上板,全在房檐下听声呢!可谓是人心惶惶啊!

公孙续一到街上,老百姓瞧见他,“呼啦”一下子就都围上了,有老百姓就问道:“少将军啊!这座城能不能守住呀?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那些鲜卑狗与匈奴畜生进来啊!?”

公孙续故作平静的说道:“放心吧,不用怕,我现在就去面见大元帅,等我回来怎满再说。”公孙续不敢耽误,怕众人着急,急忙来到议事大厅外,叫人往里送信。

公孙续一到,里面就穿出来话了,说大元帅有请,公孙续来到里面,向朱隽一抱拳道:“元帅,昨日我巡城,回去晚了,今天来迟了。”

朱隽故作大方的说道:“没事的,本帅不怪你,如今关外鲜卑、匈奴联军攻关攻得紧,再无人出马,他们又要架车攻城了,武帝时,卢龙塞就曾被砸开过,若卢龙塞再被砸开,咱们可就性命难保了。”

公孙续说道:“元帅,不要担惊,待我出马临敌,打上一阵,看看如何?”

“少将军你不是素利的对手呀?素利天生神力,且练就了一手好箭术,是草原上有名地勇士,更有鲜卑第一勇士之称!”严纲说道。

公孙续说道:“我的枪法是和我老师学的,我老师乃是一位隐士高人,虽说没有枪神童渊那般有名,但也是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与童渊都是一师之徒,那谢鲜卑狗不是最怕我左家叔叔的枪吗,今天我就让他们见识见识我公孙家的枪法,虽然不敢说稳胜,但是却可以出去打打看!”

“少将军,昨天你救了你的父亲以及众将,今日又要上疆场退兵,实乃可敬,等还朝之日,本帅定要奏明圣上,保你高官得座,骏马得骑。”顿了顿又道:“少将军要多加注意,本帅在城头给你观敌隙阵。”说完,朱隽骑着自己的战马,严纲、田楷、田豫、单经、邹丹、关靖等陪着。

公孙续命军政司点了一千军卒,来到了关门下,公孙续又命令守城军卒:“你们告诉鲜卑、匈奴的兵将,我们这就去应战。”守城军卒一喊,鲜卑、匈奴联军还真就停止攻城了。

朱隽在严纲、田楷、田豫、夏侯兰、单经、邹丹、关靖等人的陪同下登上城头,居高临下的瞧着,一阵的擂鼓,紧接着城门开,吊桥随即一落,先冲出去了四百名的弓箭手,一边跑一边“啪啪啪”的往外放箭,这是怕鲜卑、匈奴的兵将借机会进城,四百人先冲出城外后压住阵脚,后边六百人出来列队,公孙越、公孙范、夏侯兰、王门四人在队前列队,当中是少将军公孙续。

鲜卑族的兵将早就在疆场等着了,对面少说也有五千多人,鲜卑族的兵将一个各刀出鞘、弓上弦,将官者不下百余员,正当中有一杆大垛旗,上绣斗大个“素”字,旁边还有一行小字,上书:“鲜卑大王”。

旗脚下有一员大将,头戴乌油盔,身穿乌油甲,外罩惺惺红血染的战袍,胯下闪电白龙驹,又称:“山后雪”,手拿三股烈焰托天叉,长了个五花蓝变脸,白眉毛,红胡须,大眼珠子,阔口咧腮,此人不是别人,正是鲜卑三不之一的大王素利。

素利接到宇文康的报告,得知左傲冉已经死了,大汉朝再也没有自己的对手了,自己可以无敌天下了,扫平大汉朝指日可待了,他是又狂又傲啊!就想今天把卢龙塞攻下来,明天就扫平大汉皇朝,所以才亲自出马。

素利一看汉军列队了,出来一员年轻的将军,头戴亮银狮子盔,身穿亮银狮子甲,外罩淡黄的征袍,胯下白龙驹,掌中一杆金攥虎头枪,二十多岁,面似银盆,剑眉朗目,通官鼻梁,四字方口,长得漂亮,连人带马看着干净!

素利一瞧不认识,素利告诉手下将官:“众位将军,与本王观敌瞭阵。”说完,素利一提马的嘶缰,胯下战马四蹄蹬开,翻蹄亮掌,催战马来到了疆场。

公孙续这时候也来到了疆场,掌中大枪一横,说道:“唉!来者可是鲜卑族大王素利吗?”

“不错,正是本王,请问小将军是何人?”素利道。

“啊!不认识啊!”公孙续清了清喉咙道:“你可听好了,我家祖居辽西令支,我父亲恕个罪说,右北平太守公孙瓒、我乃是其膝前不孝子公孙续。”

“啊,原来是少将军,听说你七岁智擒山匪,八岁随师上山学艺,立志报效国家,登显赫官爵,如今学艺归来,为何却身无一官半职啊!?难不成你这是以大博小吗?!”别看素利是外族,还是一员武将,这伶牙俐齿的本事丝毫不比中原人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