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公子公子。”两个派去福建的家丁起身致意,赵岩温和的笑道:“辛苦你们了,一会每人去领三十两银子。”

“谢公子。”那两个家丁大喜。

“地瓜在哪?”赵岩走到那两辆大车前,对那两个家丁问道。

“这一车是地瓜。”那家丁连忙将一个大麻袋搬下车,飞快的解开袋口,里面果然露出了一个个带着一些泥土的茎块,正是在后世亩产飙到上万斤的红薯。

赵岩伸手拿出一个红薯,啪的一声坳成两半,马上就闻到一股熟悉的味道。

穷人家的孩子,哪个没吃过红薯啊!赵岩小时候家里很穷,小时候就经常吃这东西,对红薯再熟悉不过了。

虽然说这东西吃得有些腻味,但此刻赵岩却是欣喜无比,这东西可是神器是啊!它维持了满清三百年的压迫统治,不是神器是什么?

话说满清的康乾盛世,应该叫‘红薯盛世’、‘地瓜盛世’更恰当一些。有了这东西,满清就算是横征暴敛也不会把人饿死,话说满清入关破把天下破坏得一塌糊涂,结果收上去的农业税竟然比明代还多。

只能说崇祯生不逢时,正处于就地瓜刚进入中国的时期,虽然明末官员推官过这东西,但却没有成功挽救明朝的命运,因为老百姓还不认识这东西,结果却便宜了满清。

“哈哈,好,好。”赵岩大声笑道,又问道:“其他几样东西带回来了吗?”

“禀告公子,都带回来了。”两个家丁随即将其他几个袋子打开,里面有土豆、花生、玉米、高粱这些东西。

“公子,此乃何物?”一个声音问道,赵岩回头看去,只见今天上午刚现身来投的张步云正拿着个红薯仔细研究着。

“此物叫红薯,在福建人叫他地瓜,山药。若能精心栽种,一亩年产四五千斤不是问题。”赵岩心情大好,对张步云讲解道。

“四五千斤!”张步云被这数字震惊得膛目结舌,半响回过神来又有些不相信,问道:“全能能当粮食吃?”

“当然能。”赵全感慨说道:“当年老爷在漳浦时家道中落,有段时间就吃这个,好像吃了好几个月,吃得面黄肌瘦。”

“平时配合着吃些蛋奶肉就无碍了,也可和米饭一起煮来吃。”赵岩挥了挥手,说道:“快把这些东西藏到地窖里去,别给冻坏了。”

“有此物,霸业可成。”张步云却是低声自语了一声。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二十章:屯田制度

一大车的地瓜,还有那些土豆,小心的藏进了地窖里,这个地窖是赵岩提前挖好的,并且挖得十分精致,力求把温度控制好。

地瓜虽然产量高,但储存却比其他作物要麻烦些。

赵家在这半个月当中,招募到了三十多个文人,大多数都只是能写能记的,高文凭的也就张步云这么一个秀才。

三十多人集中在了大厅之中,赵岩满面欣喜的走了出来。

“见过东家。”这些人文看到赵岩出来,连忙拱手招呼。赵岩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各位不必多礼。”

沉吟一声,赵岩说道:“我赵家身为黄县大户,此番登莱饥殍遍野,匪盗四起,不由深感心痛。在下不才,欲练些乡勇保境安民,招募流民屯田恢复生产,只是流民众多,管理上实在是有心无力,因此才请众位前来帮衬一二。”

“东家有此拳拳之心,实属难得,若天下之人皆有此报国之心,何愁天下不平。”张步云上前一步,对赵岩称赞道。

“是极,是极~!”几个文人在一遍不由附和道。

“众位说笑了,咱们就事说事吧!眼下我赵家新招募的七千多流民需要登记户籍、安排屯田诸事,还需要众位出力。在我赵家做事,以才能为上,无道服有道,无才服有才,此番将作为诸位的能力选评,若是有足够的能力,日后定会委任重担。”赵岩笑道。

“无道服有道,无才服有才,东家所言极是,当今官场有道服无道之迹遍地皆是,以至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侯。”张步云高谈阔论道:“东家这家业,亦如同一个小官场,若要避免如此情况,还应广开言路才是。”

赵岩的目光不由在张步云身上停留了半响,这人表现十分活跃。

打了声哈哈,赵岩笑道:“赵家不过是一方摆不上台面的土豪罢了,哪里有什么小官场,不过众位如果有什么好的建议倒是可以提出来,若是对恢复生产有利,本人定有重赏。”

张步云笑了笑,没有说话,看向赵岩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