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页)

目前这个情况,也就只能扩招一千五百人。从这批还为安置的流民中选出的一千人,其中五百人是选拔严格的长枪兵,另外五百人是招募标准稍差一线的火枪兵。

就在这时候,赵岩听到军器局的工匠禀告的消息,水轮机已经制造出来了。

赵岩不禁大喜,连忙敢去查看。

水轮机打造出来了,造枪造炮还会远吗?

——————

昨天是光棍节,忘了问候一下各位同志

今天光棍的码完这章,求下推荐票、收藏!!

第一卷:潜龙在渊 第三十二章:乡兵武演

当赵岩赶到河边时,马上看到了他在图纸上画出的水轮机,这是一种很低级的水轮机,水头估计也就十几米。

周铁匠正带着人在数着钻头,一边插着一炷香,已经燃烧到了尾部。

“东家来了,东家来了。”几个工匠提醒道。周铁匠只是点了点头,依旧聚精会神的数着钻头。

赵岩微笑着点了点头,小跑的跑进人群之中,看着周铁匠在那数着。不一会,一炷香终于烧完了,周铁匠喊道:“一炷香1365转!”

“东家,水轮机造出来了,一炷香1365转,可比用锥子快多了。”周铁匠一抹额头上的汗水,欣喜的对赵岩说道。这个正月周铁匠连年都没过,每天带人扑在上面,终于把水轮机弄了出来。

“不错。”赵岩满意的点了点头,“一会每人去帐房领十两银子。”

“谢东家。”周围的工匠欢天喜地的道谢答,在赵家做事就是舒心,东家给的待遇比外面好多了。

有些工匠想起以前在官府当匠户的日子,再对比如今的生活,不禁落下了热泪。

水轮机既然造出来了,就要把水轮机运用到实际生产之上,赵岩画了个钢制钻头出来,让周铁匠带人打造,并装到水轮机上。

火枪和火炮过不了多久就能生产出来,赵岩心情大好,在军器局待了半日后,赵岩着手开始对军队进行改制。

先任命赵勇为第一营营长,王文岳为第二营营长,林毅为骑兵营营长。

步兵营每营75o人,其中5oo人为长枪兵,25o人为火枪兵,采取的战术是长枪兵分成两个横队,每个横队列成5排,每排5o人。火枪兵则列于两个横队的两边,及横队中间的路口,也就是三个口上。

在对敌时火枪兵排成三队,次第开火,开火之后退至后排装弹,后一排顶上,一排跪地,一排站立向敌军射击。

敌军靠近后火枪手快从三个口后撤,横队靠拢,与敌军进行近战。后边的火枪兵这时应该拔出近战武器,协助方阵作战。

骑兵营则计划招募三百人,作战时骑兵列于方阵两翼策应,当敌方队形出现混乱时可以出击给敌军制造混乱,配合步兵击溃敌军。若击溃敌军,骑兵则负责追击、俘虏敌军。同时骑兵还可以用来攻击敌人薄弱环节,偷袭地方重要的战略地点。

步兵营之下,设3个连,每连25o人,连下设5个排,每排5o人,排下设2个班,每班25人。每连各自配备侦查骑兵5人,营配备侦查骑兵2o人。

由于目前缺少兵源,只能暂设3个连,方阵的纵深也只有5排。

标准营的长枪兵人数应该达到15oo人,组成三个横队,每个横队1o排长枪兵,这样的纵深在面对骑兵时才够保险。火枪手的人数应达6oo人,三个横队的四个路口各分布15o人,以第轰击敌军。

这还未算炮兵的人数,加上炮兵的话,一个营的士兵数量应该会达到25oo,再加上一些其他辅助兵种,数量可能会达到3ooo人。

后勤方面,则是士兵带5天口粮,各营带1o天粮食,团带3个月粮食,建立一个有层次的补给系统。

当然,这只是计划。目前军队还没建立起来。

不过募兵已经在进行了,长枪兵一半从屯地选拔,火枪兵则从那些未安置的流民中选拔。

骑兵方面,则招募会骑马的青壮,再由林毅加以训练。骑兵营暂定三百人,主要是马匹不够。

至于之前淘汰下来的三十名家丁,则分配到各屯地当副团练,以后屯地规模扩大后,则转正。

赵岩采取两种生产制度,一种则是屯田制度,一种则是当下时代流行的保甲制。

流民与俘虏分配至屯地生产,所交地租更高。保甲制则是针对那些自己拥有生产资料的村落,所交的田赋更低。

当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