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 (第1/4页)

为了摆脱这种困难局面,流贼领决定采取伪降手段。他们下令把军中缴获所得金银财物集中起来,派人入奇瑜营,遍贿左右。

陈奇瑜认为流贼是在走投无路情况下的真投降,自己不费吹灰之力就可大功告成,因此决策招抚。他向朝廷报告之后,得到了兵部尚书张凤翼的支持,经崇祯皇帝亲自批准,随后与流贼达成招安协议:由陈奇瑜按农民军数目,每一百人派一名安抚官加以监视,负责遣返原籍安置;所过府县由当地政府供应粮草;同时檄止官军进兵,以免生冲突。

此次招抚人数达到了四万多人,流贼用这种办法巧妙地渡过了难关,就在一天夜间,“尽缚诸安抚官,或杀、或割耳、或杖责、或缚而掷之道旁。攻掠宝鸡、麟游等处,始纵横不可制矣。”

陈奇瑜这时才如梦初醒,自知闯下了大祸。他先归罪于宝鸡知县李嘉彦,说他阻挠抚局,杀降激变;继之又把责任推给陕西巡抚练国事。朱由检不了解实际情况,又因这次招抚是自己批准的,出于护短的心理,先后下令逮捕了李嘉彦、练国事等人,命李乔接任陕西巡抚。不久,由于给事中顾国宝和陕西巡按傅永淳等人,纷纷上疏指责陈奇瑜主抚误了大事,朱由检才决定将陈奇瑜革职拿问。

第二卷:猛虎出闸 第十九章:登莱游击

消息很快传到了赵家堡。

事件的展乎了赵岩的预计,就算是最为乐观的刘衡,也对事件的展目瞪口呆,吴安邦竟然直接被逮捕问罪,任他如何想也想不通其中的门道。

说到底还是因为赵岩在山东商帮中的地位,此刻的赵岩可是山东商帮中的财神,此次吴安邦图谋赵家的玻璃镜已经触动了他们的神经。

若是玻璃镜的秘方只有赵家知道,那么整个山东帮的商人都有银子赚,若是这玻璃镜的秘方流落出去,哪还有这样的特权。到时候天下商人都可以卖,哪轮得到山东的商人。

这个道理已经是挑明了的,绝大多数山东商人都在遵守,这会有人跳出来破坏规则,必然要有所动作。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啊!

在郑世琏的带头下,朝中有人的都去打了个招呼。赵岩贿赂了巡抚朱大典,郑世琏等人感觉还不太保险,所以让山东布政使也参了吴安邦一道。

加上吴安邦一没人脉,二没兵马。完全是炮灰一个,朝中几乎没人帮吴安邦说话。反而因为山东商人打过招呼,所以许多大员纷纷给赵岩说好话。

吴安邦之所以想图谋赵家的玻璃镜,就是因为没银子。登州这穷地方,再怎么捞也就那么点,如何拿得出银子在朝中打点?

不过朱大典还是有些惴惴不安,流贼刚在汉中诈降突围,陈奇瑜的下场可摆在那儿的,此番要招抚赵岩,心中不由冒出一些想法。

万一这赵岩包藏祸心,在山东闹出什么大乱,那他这巡抚的帽子可就保不住了。如若进剿,第一不符合圣上之意,万一闹起来了,他一样掉官帽子。

虽然心中揣揣,但还是要抚的。

不过这赵岩上次托郑世琏给他送了上万两银子,已经是在向他示好了,一般来说是闹不出什么妖蛾子的。但这赵岩连总兵吴安邦都敢抗击,也很难保证今后闹不出什么事端。

于是朱大典把布政使张文举派去了赵家堡,招抚自然是要先谈谈条件的。

山东三司中,都指挥使司自正德后为世所轻,按察司的王振义又是他的人,唯独这布政使张文举与他不是穿一条裤子的。

巡抚这种制度,是由上而下形成制约,又是由下而上制约巡抚,下面的道员可以直接上报,若是巡抚弄出什么事端,也是会被他们弹劾的。

派布政使张文举到赵家堡招抚,自然是有其深意的。万一以后赵岩闹出了什么妖蛾子,你张文举该闭嘴的就给我闭嘴,否则圣上连你一起办了。

张文举倒是不担心,在郑世琏的陪同下,一起来到了赵家堡。赵岩听到张文举和郑世琏前来,连忙带人出迎。

赵岩见到这张文举,也未下跪行礼,他是秀才,见官可不拜的。只是对张文举做做了揖。

“世侄不必多礼,张大人是自己人,呵呵!”郑世琏笑道,张文举也笑着点了点头,“想不到如此年轻,真是英雄出少年啊!”

“百忙之中劳烦大人前来,学生深感惭愧。学生已备好酒菜,大人这边请。”赵岩直接过滤了张文举的高帽,脸上挂着不卑不亢的笑容。

“好。”张文举点了点头。在赵岩的带领下,进了赵家堡。

张文举在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