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部分 (第1/4页)

普德林法是现代炼钢法出现之前的主要生产方法,曾达到相当大的生产规模,18世纪中期欧美各国用普德林熟铁铺筑的铁路达到7万多km。但由于半凝固态冶炼的根本弱点,劳动条件恶劣和熟铁品质差,在贝塞麦法诞生后,普德林法即被迅淘汰。

炒钢法是先练出熟铁,然后再用人工锻打成钢,因此需要许多人力。贝塞麦法虽然由于炒钢法,但需要加锰,赵岩的化学也就一般般,教教学生还行,但要他去找锰,绝对是两眼黑。

反正大明有将近上亿人口,人力总是不会缺的。

只要把这些技术都落实下去,将邯郸打造成钢铁基地,绝对能让赵岩的实力来一个质的飞跃。

板甲可以直接用钢打造了,防御力又能上去一个台阶。

钢炮在平炉钢出现之前是别想了,只能继续用铸铁和铜,平炉钢出现之前,钢材的质量还不能做为炮钢使用,主要是容易碎。

就在赵岩规划钢铁基地时,突然下面的士兵来报说,郧阳巡抚卢象升来了,吓得赵岩连滚带爬的跑了出去。

流贼都缴械了,卢象升跑来这里干什么?赵岩连忙跑出去安排,心里边想道。

卢象升的到来,让赵岩无比心虚,连忙把韩胜叫了过来,两人对好口径,这才急匆匆的带着一百名亲卫前去迎接卢象升。

远远的,一队人马出现在视线之中,赵岩拿起望远镜看去,只见军中一个三十多岁,穿着巡抚常服的人正乘马而行,应该就是卢象升了。

卢象升可谓是明末文官中最能战、敢战的文官,只可惜势单力孤,最终在孤立无援之中战死,文,革时衣冠冢还被炸了。

面对这样的历史伟人,让赵岩有些紧张,更多的还是怕纵贼之事穿帮。

不过仔细想想,也没什么好怕的,穿帮一般来说不太可能,就算被看出什么端倪,自己也可以矢口否认。

自己有钱有人有粮,完全不必要惧怕朝廷。

想到这里,赵岩心下稍稍镇定。

五六分钟后,远处那支军队来到了赵岩不远处,赵岩带人策马迎了上去,那支军队顿时停了下来。

“下官登莱总兵参见巡抚大人。”赵岩下马拱手参见。

卢象升在马上看着眼前这年轻人,不由瞅了又瞅,有些呆,半响才出声道:“你就是赵岩?”

“正是下官。”赵岩答道。

“今年几何?”卢象升又问道。

“十九。”

“想不到竟如此年轻,听闻你乃秀才出身,为何要弃笔从戎?”卢象升感觉有些不可思议,这么小的年纪,怎么就拉起了一支兵马。

“家父为孔有德乱兵所害,下官空读十载圣贤书,却无灭贼之力,深感无奈。只得弃笔从戎,操练乡兵保境安民。”赵岩马上编了个借口,难道还能对他说朝廷要完蛋了,满清要入关了,练点兵马以为自保

“嗯!弃笔从戎也好,也不至虚谈横议,坐啸画诺。”卢象升点头,然后问道,“你表字为何?”

“山东巡抚大人给下官取了个持坚的表字。”赵岩说道。

“本官听闻翻天猴进犯邯郸,十九日启程,日夜急赶,奈何路途遥远,终是晚了一步。不知持坚为何也晚了一步?”卢象升突然问道。

“这个下官军中兵马出山东作战,士卒多有水土不服者,加上沿途无处补给,所带辎重又太过笨重,因此晚了一步。”赵岩含糊的说道。

————————

票票!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二十五章:安民

卢象升对赵岩的回答也不可置否,想想这赵岩如此年轻,又领兵不久,行军打仗方面定然缺少经验,也找不到什么反驳的理由。

他却不知,赵岩虽然在行军打仗上没什么经验,眼界却是广阔,深谙行军打仗所需注意的各项重要,并且在不断的总结。

“下官已让人备好酒菜,巡抚大人不如入城歇歇。”赵岩对卢象升说道。

“也好。”卢象升点了点头。

赵岩上马,跟在卢象升身旁,向邯郸而行。卢象升路上却不断的看着赵岩身边的卫兵,这些卫兵清一色穿着钢制的板甲,打磨得透亮,个个拉下面罩,显得威风凛凛。并且行动如一,看得出是经过严格训练而出的。

“持坚你这些家丁好生威武呀!”卢象升赞叹道,赵岩笑了笑,他可没搞什么家丁的特殊制度,真要说家丁,全部士兵都是他的家丁才对。

“这是从军中选出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