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 (第1/4页)

始装运在松江府准备好的货物。

这只船队的货船大小不一,装载货物的量也不同,总共你二十三艘,总共运输量也就八万多担。

这只船队是从去年开始组建的近海运输船队,近海航行的货船比远洋贸易的船只好买多了,价钱也不贵,购买这些船只花了十多万两白银,不过这些船只对海难的抵抗能力也低得多,只能在近海行驶。离开近海就有很大的事故风险。

从胶州湾青岛港到松江“上海堡”运输的主要货物是纱线,而从上海到青岛,运输的主要货物就是棉花,还有一些南方出产的各种特产。

来回贩运,自然要做到利润最大化。

连夜装上货物的海船,第二天再次扬帆返航,夏季吹的是东南风,帆船的速度可就快多了。

“小今年松江府的纱线卖得很紧俏。这批货定然能卖到个好价钱。”掌柜叼着个烟斗。对伙计吩咐道:“快把这些纱线运到商铺中上架销集。”

果然,这批纱线刚上架,就被人们抢购一空,价格比常年还要高出将近再成,这就是囤积的力量。

山东的棉花被商行买个精光,河南去年又闹流贼,南方更是被赵岩买走了许多棉花,这导致松江府的纱线供应不足,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许多人都感觉到今年的坊织市场十分诡异,生意也变得难做了。首先是棉花在去年突然少了许多“一开始市场并未有所反应。等到前年的棉花消耗光了之后,造成许多地方都为之停产。

棉布价格在市场上也因为停产而一路走高。比往年价格高出了将近三成,多方打听之下。人们才知道棉花被山东人买走了。

市面上也出现了许多山东出产的棉布,这些棉布的价格比其他地方出产的棉布价格要低上一些,一上市也被地方上的布店老板抢购一空。

山东的坊织业突然崛起。让许多人一时间感觉到非常茫然。怎么也想不通,山东人什么时候有大规模仿纱、织布的习惯。

人们普遍还没反应过来,乘着这个空档商行已经将松江府的水力仿织机械拆除,把仿织生声集中在山东。以防技术泄密。刚成立的第一舰队在返航途中。一艘军舰继续护航船队返航,其他三艘军舰带着两艘快舰脱离了队伍。朝着东方的海域驶去。

苏步恒听从了一个叫文邦良的福建船员建议,打算出去抢劫。

“再走一天的时间,我们就能堵在到日本的航线上,东番岛上的红夷人和郑一官每年都要走这条海路,由于日本不允许弗朗机人前去日本贸易,弗朗机人的货物都由郑一官转运,现在已经入夏。正是这条海路的通行高峰期文邦良指着海图说道。

“嗯!不过他们在海贸时一般会出动多少战舰护航?”苏步恒问道。

“一般至多也就四五艘。不过得是运送重要物资的货船才可能有战舰护送。红夷人虽然战舰犀利,但他们毕竟路途遥远,并且”诈,泛一人力受到很大限制,在东南沿海的力量只经矛法洲一宫抚争,货船经常被郑一官拦截,所以他们出动时都会更集中一些文邦良说道,“以我们的火炮犀利程度,就算是红夷人也无法与之相比。战数倍之敌极易

文邦良从前是二十八兄弟盟盟主颜思齐的幕僚之一,后来颜思齐突然暴毙身亡,郑芝龙迎娶颜思齐的妹妹登上盟主之位,同时吞并了颜思齐的势力,他因反对郑芝龙的缘故被排挤得走投无路回乡下当小地主去了。

文邦良在乡下也混不太好,虽说生活无忧,但大富大贵却是永远不可能,不甘寂莫的他正好在去年碰到高薪招募航海人员的商行。于是打算前去一试。

到了山东文邦良才知道,他所投奔的是一个军力不亚于郑芝龙的军事集团,只不过郑芝龙的力量主要集中在海洋,山东总兵赵岩的力量主要体现在陆上。

同时两者都保持着极高的独立性,朝廷都无法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制约。

但身为登莱总兵的赵岩显然比郑一官更有发展潜力,登莱有郑一官所不具备的先进火炮,并且火炮威力已经达到了红夷人、弗朗机人都无法相比的程度。

红夷人的坚船利炮,已经能在东南沿海横行,但因为人员太少,郑一官发展起来后,经常用十几倍的船只去围攻红夷人,才让红夷人失去了抗衡的能力。但郑一官一时半会显然也奈何不了红夷人。

登莱不仅有比红夷人更强的火炮,同时这里又是大明的地盘,人手总是不会缺的,也拥有郑一官所具备的优拜

只要用心经营”必然能够凌驾于红夷人与郑一官之上。同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