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部分 (第1/4页)

此时赵岩却给他指了条增加财政收入的明路,并且保证经营登莱盐政可岁入盐税五百万两,若总理天下验证,可岁入千万两。

千万两啊!足够他动一场大战所需饷银了。朱由检也没理由去怀疑,毕竟赵岩以有三百万两白银需要上缴。

对于朱由检来说,他谁也不信,他只相信事实。特别对于满朝群臣。朱由检更是万分的不信任。

自他登基以来,他与群臣就处于互相抗争的状态,也正是因为这样,那些文官被戮者极多,更是他提拔温体仁为内阁辅的原因,因为温体仁不结党,是与群臣对立的阵营。

朱由检不信那些文臣也是有原因的,明末官场**连连,贪鄙不断,且这些文臣上窜下跳,肆无忌惮,他的政令时常遭到顽固的对抗。这也使朱由检走上了**消灭对方的道路,更是不断的派遣宦官前往各地重镇,甚至朝中的一些机构都被宦官凌驾,例如工部就完全被宦官把持,种种举动都表现出了朱由检对文官的不信任。

同时朱由检是一叮,一旦翻脸则冷酷无情的人,之前与赵岩翻脸,还意令赵岩改镇延安,由此可见一斑。

而此时赵岩上疏抨击那些朝中大员后,马上让朱由检产生了共鸣,加上他对那些文臣的不信任,顿时又推翻了之前那些文臣弹劾赵岩时所留下的负面印象,马上又想到了赵岩的好处。

能杀贼,又有银子上交,这两个方面都是朱由检最为急需的地方,官军剿贼不力,群臣贪墨不断,一直是朱由检最为无奈的地方。

朱由检的旨意一下,顿时朝中大哗,不知崇祯为何突然一反常态,竟将赵岩提为山东盐运使。

“锦衣卫给联查,狠狠的查!凡有收受两淮盐商贿赔者,悉数革职拿问。”朱由检的旨意,顿时让许多大员浑身颤了颤,行多文臣已经意识到,一场狂风暴雨即将来临。

温体仁流出一背的冷汗,他能从朝中不起眼的小官变成“火箭干部。而蹿升为内阁辅,对圣意的体察自是出众。

温体仁知道,朱由检所震怒的,是盐运司、两淮盐商侵蚀盐政,以至内常收入大减,更怒的是满朝文臣竟然群体欺瞒。

盐商的贿赔他自是有收,就连山东总兵赵岩的贿赔也有,不过温体仁却是站在两淮盐商的阵营,山东总兵孝敬再多,也没有两淮盐商多,且两淮盐商人脉广博,他若不好好配合,绝对会被整下台。

锦衣卫彻查温体仁并不担心,以锦衣卫的**程度,最多查出几个替死鬼出来,他所担心的却是山东总兵兼任山东盐运使一事。

“启禀陛下,微臣以为山东总兵赵岩是为武人,兼任山东盐运使不合礼制,若圣上意在改革盐政,可另选清廉官吏充任之温体仁硬着头皮躬身劝谏道,他到目前为止,还不明白圣上为何要让赵岩兼任让。东盐运使,此番贸然劝谏,无疑就会像踩地雷一般,永远不知道前面是否有地雷。

“联可听闻,这天下各处盐运使可是个肥差啊!若无重金贿之不可任之,众个爱卿很好,很好朱由检像是一个负气的孩子,气呼呼的说道。

“启禀陛下,那赵岩私贩盐利,陛下不予惩处却加以委任,若天下皆以效仿又当如何?”温体仁上前一步问道。

“若天下之人,能与他一般上缴三百万两盐税,并许诺一年上缴五百万再盐利,联皆准之朱由检冷哼道。群臣此时方是明了,原来是登莱总兵赵岩竟上缴了三百万两盐税。

这难道就是行贿的最高境界?一些官员心中突然冒出这么一个想法。

别人行贿大臣,这登莱总兵倒好,直接拿出三百万两来贿赔皇帝,这等大手笔,就是两淮盐商也拿不出手。两淮盐商的财力是没问题,但他们却是在挖皇帝墙角,哪里还会去给皇帝行贿。

两淮盐商拥有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集团,赵岩洗白成为山东盐运使,却是对他们万分不利的。

“陛下,万万不可让登莱总兵就任山东盐运使,粗鄙武人,必于天下行小盐以榨民资,到时又是天下一害张凤翼连忙跳了出来,一副悲悯的上谏道。

当即有许多与两淮盐商有勾结的官员跳出来反对,行小盐、拥兵自重等等可能一一罗列。

然而此时的风向,却不同上月群臣弹劾赵岩时一般,那些山东派系的官员顿时挺身而出。

这些山东派系的官员,皆与山东商人有所关联,不过这些山东派系的官员人数并不多。山东派系之官员显得势单力薄。

月前群臣弹劾赵岩,这些山东派系的官员自是不敢说话,但此时让。东派系的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