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 (第1/4页)

牙人签订的《远东合作协议》。

赵岩看到橡胶后大喜过往,原本以为找橡胶不会有那么容易,得等到美州舰队其他战舰抵达美州后才能展开,想不到的两艘飞剪船就找到了橡胶。

有了这些橡胶,要造出瓦特版蒸汽机。除了汽缸的加工外,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悬念。科技院的几个蒸汽机研究小组,都卡在了汽缸的加工上。

其实蒸汽机并非一定要用橡胶,欧洲发明蒸汽机的时候,橡胶还没有投入使用,只是赵岩要的是比较成熟的蒸汽机。

汽缸加工的问题,主要是不够精细,不够光洁。赵岩为了能够制造出更精良的火炮,已经让人开始制造钻孔铿床,等这种铿床制造出来之后,汽缸的加工也不再是问题了,火炮的成本也将进一步下降。

看完《远东合作协议》的内容后,赵岩不由对曹立与西班牙人签订的这个协议十分满意,竟然一口气就要了一万磅橡胶,

同时还与西班牙人确定了亚洲的贸易关系,对日贸易显然支撑不了多久,日本虽号“金银岛”但黄金、白银本身不多,再过两年,对日贸易的利润也只能开黄铜来支撑了。

与西方人贸易,却可以打开一个新的财路。特别是西班牙人。他们在美洲拥有大量金矿和银矿,有大量的贵重金属产出。

同时西班牙人还可以把货物转卖给其他欧洲国家,西班牙人对美洲财富的掠夺,大部分都流入其他国家的口袋,主要还是因为他们的生产力不高,大量金银的楼取导致物价飞涨,对商品的进口非常依赖。

所以西班牙人才失去了海上霸主的地位,荷兰人也因为工业能力不足,即将失去海上霸主地位。

大明的生产力可谓是世界最高,生产总值达到世界的粥,现在正处于通货紧缩状态,根本不用担心通货膨胀的问题。

这个年代的海外掠夺、海洋贸易,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贵重金属,其实就像是印钞票一样,政府了有更多的钱。一般会选择多印票子,从老百姓口袋里抢钱。只不过这个年代的纸钞没市场,政府没能力印票子,只能从外部获取更多的票子。这种钞票无论在国家内部如何贬值,在其他国家依旧能发挥厚本的价值。

所以如何保住这些已经得到的贵重金属不会在无关发展重要的地方外流他国,就成了一个海洋霸权所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连吃穿用的东西都要掏真金白银到其他国家去买,那样不过是便宜了他人罢了。

如果能将这些真金白银用在发展上,用来购买其他国家的重要资源,这样才算是用对了地方。

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国家在二战后依旧能迅速发展的原因之一,他们的贵重金属,可以对世界的资源可以不断的调动。

协议中规定的每年最少如万两中国货物,在赵岩看来却是有些少,每年劝万两的贸易额,他最多也就只能赚取力。多万两白银。

不过现在运输能力还不强,也就只有八艘飞剪船最为快速便捷,今年上马建造的凹艘旧。屯级飞剪船,想要下水还没这么快。起码得等到明年下半年。

《远东合作协议》中还有一条即是军事上的合作,共同清剿远东海盗,远东最大的海盗莫过于郑芝龙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轩睡。

他与郑芝龙的争端必然产生小这在他插足海洋贸易之前,便已经预料到的,因此郑芝龙也将是他要面对的敌人。

至于双方什么同袍之义,民族大义,合作之类的,无论在郑芝龙看来,还是赵岩看来,都是不切实际。

首先郑芝龙没有这个意识。

赵岩虽有如此意识,但他对郑氏集团却没有太大的好感,郑芝龙只是一个海盗出身的人物,什么民族大义方面基本上没有意识,所以满清入关后才会跑去投降。至于他儿子郑成功,野心较重,也不是成就大事的料。就算是合作,把海贸的利益让他们分一杯羹,赵岩也是不愿意的。

谁取得中国海的霸主地位,谁就能奎断中国商品的对外贸易权利,其中的利益可想而知,否则郑氏集团上上下下也就不会富的流油了。

就当郑芝龙打算如何打击赵岩时,赵岩心里头也在想着如何对付郑芝龙,以赵岩目前的实力,虽然无法和郑芝龙正面硬碰,但郑芝龙绝对奈何不了赵岩的海上力量。

首先郑芝龙的船只虽然多,足有上千艘的恐怖数量,但多为小船,不仅速度慢,火炮也不多,更不可能时刻把这些船只集中在一起作战。

真要是和郑芝龙干起来,赵岩绝对能把握主动,因此赵岩对郑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