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部分 (第1/4页)

“那明年各屯多养鸡,到处地里都可以放,教育部明天紧急成立一个养鸡技校,马、骡明年陆续转移到青州。”赵岩决定道。

通常牛肉的转化率为8旧之间,猪肉的转换率是4一之间,鸡肉的转化率为7之间。这意味着消耗同样数量的肉类,鸡肉耗费的粮食是最少的。

同时鸡可以放养,放养到地里的鸡消耗的粮食就更少了,一只两斤重的鸡,消耗的粮食可能只有两斤多,而且管理起来也相对方便。若是到了生产力爆棚的年代,放养则不是那么方便,首先不如养鸡场的集中养殖好管理,再则没那么多地方放养。不过这个年代能放养的地方多得是,而且集中养殖则很不方便,一得病就是死一片。

当然,就算是放养,也是需要专业人妥来管理的,所以成立技校是必须的,技校一般是用来培不识字的人员,教的东西也比较单一,目前登莱的技校比较多,大多数都为军工业服务。

另外还有一些培泥水匠、木匠之类的技校。技校里都配有扫盲教师,会对进入技校的人突击一段时间。

现在存栏四万只鸡,人均只有只,在饲料紧缺的情况下,猪和羊的存栏数量显然不可能提太多,肉食供应显然不足,后世美国佬人均年消费鸡肉达到努公斤,而登莱百姓人均只有公斤。

年代不同当然是不能比了,但在除了鸡肉外,其他肉类更是相差甚远,只是鸡肉相比而已。

“好。”宋汉原点了点头,把办技校的事情记在了本子上。

“另外养马养牛人才也要继续扩格,明年我们吞下的地盘就多了,加上那些商帮里的人也要一些人手,这方面的人才要抓紧培。”赵岩继续交代道,宋汉原点了点头。

赵岩一想到莱州和青州这两块地盘,脸上就露出笑意,“莱州有两千万亩亩耕地,我们已经占了两百多万亩,还有一千八百万亩,青州有三千万亩,我们一亩没占。

这两个地方都是平原地带,开发起来甚是容易,只不过这发展方向就得好好议议了。”

发展方向,无非是种粮还是养殖。

“我觉得还是养殖好,我们打下辽东后,必然需要大量畜力才能对辽东进行开发,而且有足够的军马,大军就能远征,主公以为如何?”刘衡说道。

“用来养殖的话,地就不够了啊!”赵岩沉吟道。

用肉养活人口所需的土地,是用粮食的七八倍。有足够的土地,就可以有种植足够的牧草进行养殖,然后就有大量的牲畜,有了足够的役用牲畜后,个人生产力也提高了。

西方人的农场就是农牧结合,地多得甚至可以轮种。

他们采用低劳动密集的混合种植业和牧业的农业制度,虽然亩产低,但西方的农民在收入上要比中国农民高出许多倍,因为一个人也可以管理更多的土地,用数量取胜,土地数量可以无限,再作物产量就算再高也是有限的,而随着科技的提高,粗放种植的优势就会越来越明显。

其实亩产高并没有什么好自豪的,西方人并非不会精耕细作,只是这种精耕细作的个人生产力非常低。

虽然高强度密集单一种植的农业制度个人生产力不高,但要想改变,前提是有足够的土地,大明显然没有那么多的土地。

中国是一个地形较为复杂的国家,很多地方都是山区、丘陵,要不然就是生态脆弱地区,要是都把那些粮食产地都改成农场,非饿死人不可。

“地不够无非是粮食不够,用红薯撑几年也可,等打下辽东之后,地自然也就足够了。”刘衡看着赵岩眉头微皱,不由笑了笑,他知道赵岩并不是很喜欢红薯这东西,笑道:“主公,打地盘要紧呐!”

“嗯!好吧!那就全改牧场吧!”赵岩被这么一提醒,连忙点头决定道。

还真是打地盘要紧,反正有红薯撑着,也饿不死人。

码这章时在查种植、养殖的差别,看了很多资料,所以码得很慢,抱歉”刚旧则口阳8渔书凹不橙的体蛤!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七十九章

三月时,林钧所带领的美洲舰队,经过两个月的航行,终于到达了夏威夷。但当他们登上被赵岩命名的檀香山岛时,土著划着独木舟在舰队边上叽里呱啦的大叫一通,然后迅速的向岛上划去,脸上满是惊恐。

“怎么回事?他们好像很不友好啊?”林钧不解的看向了曾到达过檀香山岛的船长唐靖。

“上次我们来时,他们部落还哉着独木舟来迎接的。”唐靖也是十分不解,猛然呆了呆,接着急喊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