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部分 (第1/4页)

刘泽清的家丁远远看着,却没有一个人敢上前营救,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将刘泽清带走。

刘泽清在明末清初是个很有名气的人物。

他在崇祯年间做到山东总兵,明亡前一天晋封东平伯。清兵入关后,他在弘光朝作为这个政权军事柱石的江北四镇之一、淮海镇统帅,晋封东平侯,渔利虐民,杀人越货,很有点“固一世之枭雄也”的气概。

但他能升到如此地位。并非因为他战功显赫,纵观他的战争经历,几乎没有打过几场胜场,反而被流贼轻易杀得大败。

在进剿孔有德时,就是因为他不敢上前作战,让叛军在登州水门进出自如,最后把孔有德放到了辽东。

之所以能升到那么高的位置,完全是kao一手保存实力的本事。

有打仗的地方一概不去,崇祯怎么调都调不动,清兵一来就往南跑,清兵一南下就马上投降。

同时也kao贿赂周延儒,才逐渐爬上去的,周延儒贪财这个恶习,可是出了名的。现在是崇祯九年,周延儒还没复出,依旧在乡下隐居。

刘泽清被捕后,登莱就派了军官前来接手刘泽清的兵马,他们带去了饷银,当饷银发下去之后,所有人都把刘泽清忘到十万八千里之外了,再一次诠释了有奶就是娘的真理。

此事很快传遍山东,一些人顿时恐惧起来。

“刘泽清说抓就抓,这赵岩简直无法无天,他真想独霸山东不成?”颜继祖生着闷气,这些天关于山东军务的问题一一传来。

赵岩先是吃下了各卫所,接着又把邱磊的济南营给控制了,现在又把刘泽清抓了起来,顺带将刘泽清的兵马控制了起来。

这山东,再也找不出第个具有实权的非赵系武官了!

“他这是开藩置幕。统军干政。”颜继祖气愤的喊道:“我非参他一本不可。”

“爹爹您还如此糊涂。”颜玉瑶在边上言道:“难道爹爹还看不出天下已隐隐有鼎革之迹?”

“这话如何说起?”颜继祖大吃一惊,“流贼现以势微,建虏关内又已大败,怎会酿鼎革之祸?”

“流贼势微不错,然镇压流贼的主力部队就是登莱军,大败建虏的同样是登莱军。若无登莱军,大明必蹈鼎革之祸。”颜玉瑶说道。

“的确如此,但鼎革之祸又从何说起?”颜继祖不解的问。

“并非鼎革之祸,只是鼎革之迹。赵岩便是鼎革之关键,他在登莱大兴屯田,又涉足海贸、盐利、琉璃镜、纺织、贩运,岁入钱粮不下朝廷,朝廷若想从钱粮上掣肘于他,几乎没有可能,其起兵至今,从不kao朝廷那点钱粮。麾下又有军器局营造兵器,较之朝廷所造犀利数倍。登莱军人马之壮,各路官军更是无人能及。他若想要鼎革,谁能阻其锋锐?”颜玉瑶将她在登莱的所见所闻总结了一番,继续说道:“如今登莱如今已经自成体系,军政人员皆是朝气蓬勃,务实廉洁。且赵岩此人甚是爱民,更深谙治理之道。他若鼎革,并非天下之祸,实乃百姓之福。”

颜继祖听了沉默不语,颜玉瑶继续说道:“爹爹今日若是在这里扯后腿,他日鼎革之际如何处身?”

“若是爹爹助他行事,他日鼎革之际便是从龙之功。若他不欲鼎革,观其武功之盛,必能做出一番开疆扩土之功绩,爹爹助他也可名垂青史。”颜玉瑶假设道,此女心计之深,谋略之远。已经超出了常人之所能及。

“若是鼎革,那我大明朝怎么办?”颜继祖高声问道,情绪有些激动。

“爹爹,大明朝就好比是一间年老失修的破房子,人住在里面不但要被风吹雨打,匪盗还可能轻易闯进房子里。爹爹你是要人百姓住破房子,还是住一间咱新明亮,又无匪盗闯入的房子?”颜玉瑶问道。

“大逆不道,大逆不道,你,你”颜继祖气得浑身发抖,扬手欲打,却是抬高了手迟迟狠不下心打下去。

“自古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爹爹若是只为忠君之名不顾百姓疾苦,不免落了下乘。赵岩爱民如子,武功鼎盛,你若助他亦可青史留名。”颜玉瑶气定神宁的继续说道。

“哎!”颜继祖叹了口气,拂袖而去。

半夜,颜继祖独自呆在书房内,手中握着毛笔,迟迟不知该如何下笔。

之前颜继祖向赵岩妥协,只是改革方面的事宜,在那些道员都同意的情况下也不得不妥协。而这次赵岩私自逮捕刘泽清,竟然不过问他这个一省最高长官,已经彻底惹怒了颜继祖。

但颜玉瑶的那番话,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