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 (第1/4页)

出来。

赵岩不由苦笑摇头,皇帝可不是那么好当的。不过当不当皇帝的事情,现在下定论也为时过早,还得看局势发展,赵岩并不强求皇帝宝座,但起码是死后不被清算,其他一切好谈。

接着赵岩又打开了郑芝龙的信,郑芝龙的信中的话语,对赵岩十分亲近,信中大概的意思就是,两人是为乡党,之前双方发生的冲突,全因误会所致,过去便过去了,同时他会约束手下,不再骚扰登莱的商船。

“原来是误会。”赵岩好似刚明白过来似得,对李正申说道。

“我家总兵与赵将军即是同朝为官,又是乡党关系,理因多加亲近。之前全因不知将军底细所致,现我家总兵已经知晓,自是不会再与将军在海上发生争斗。”李正申微笑道。

赵岩心中不由奇怪,这郑芝龙手上十万水军,被他劫了十几艘商船,为何不进行报复,反而前来求和?

难道是麻痹防备的计谋?不过这显然没什么必要,量他也不敢来山东港口的放肆,否则赵岩兵挥福建,郑芝龙的水军陆战能力极差,估计连战阵都不会排,面对山东军根本不堪一击。

赵岩想到这,突然隐约明白了。

估计郑芝龙是忌惮他的陆军力量,所以不敢在海上与他争得太凶。郑氏集团严重依赖陆地,却偏偏没有足够守御陆地的实力。

若没有了大陆的支持,流亡海上的郑氏集团将断绝人力、物力的补充,便会很快衰弱下去,而且还会造成军心不稳,极易土崩瓦解,毕竟十万水军,不是每个士兵都有勇气一辈子流亡海外的。

“从去年起,山东海军就抓到了几伙自称福建水师的海盗,山东军上下都叫着要南下剿匪。既是误会,那本官便不去计较了。”赵岩笑呵呵的说道,笑意中却带着威胁与强硬,“本官与郑总兵有乡党之谊,今后定当要多加亲近。”

赵岩将话说得很明白,若是郑芝龙敢在海上乱动,就别怪他打上剿匪的旗号南下福建。

李正申连忙点头笑道:“赵将军所言极是,所言极是。”

“时今我大明泱泱大国,海上防备薄弱,以至洋人船舰与沿海横行无忌,掠我大明百姓为奴。郑总兵若是有心,我山东与福建可联手攻打东番岛,将红夷人驱逐出岛,复我大明领土。”赵岩威胁过后,谈到了合作,不过也只是提一提,若是郑芝龙不肯合作也不强求。

以他目前的力量,想要解决郑芝龙这个超级‘走私犯’还不太容易,双方讲和是最好好不过了。

虽然赵岩在海上并不怕郑氏集团,但双方恶斗之下必然会造成负面影响,阻碍他在海上的力量发展速度。

若是双方合作,东南亚那么广阔的市场利润,尽可从欧洲人手里抢夺过来。

“赵将军的意向,小的会为之传达。我家总兵的意思是,今后双方在海上互不干涉,双方不可袭击对方商船。”李正申点了点头,然后说出了郑芝龙的想法——互不干涉,各为一方,共同攻打荷兰人的问题,根本不在考虑之列。V

第三卷:聚敛天下 第一百零四章:待命

赵岩与郑芝龙派来的使者李正申会面过后,仔细琢磨了一下利弊,与郑芝龙和谈自然是好的,山东的商船起码能在东南沿海进行活动。

若是双方处于战争状态,则双方的商船都不安全。

但双方不仅需要一种停战状态,还需要秩序,一种互相遵守的秩序,一直维持到某方撕毁盟约。

同时赵岩还想从福建那边弄些好处来。

以前郑芝龙掌控着唯一的出口通道,若不经过他的手,就是他的敌人,就会遭到他的打击。

现在赵岩自然不怕他郑芝龙,他手上也有出口通道,那些福建船主却是可以拉拢一番,同时山东的海贸也要对外开放了。

海贸的利润奇高无比,但想要垄断那是不可能的。就算赵岩不允许山东商人插手海贸,福建商人长期都在做海贸。

任何一个国家在海洋方面,每有哪个是靠国家完全垄断的。国家负责殖民,掠夺财宝,商人负责贸易,将殖民地的资源转化为金银。而军舰是用来保护商船,以及防止商船走私的。

只要得到福建海商的支持,赵岩就有足够的船只进行殖民。赵岩一个人在办公室里渡着步,过了好一会,赵岩直接走出办公室,朝边上的参谋部走去。

“郑芝龙的意图很明显,想与我们今后井水不犯河水。不过这还不够,我们必须与他签订一个明确的盟约,谁若违反盟约,便是向对方的宣战。”赵岩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