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1/4页)

从登州到辽东半岛一线,只有一百公里的路程。而这条通道中有有一个延伸出来的群岛,最北的城隍岛到辽东半岛只有四十公里。

此时的辽东半岛东部和南部已经被山东军攻克,镇江到辽东半岛这片区域也已经攻克,只要封锁了登州到辽东半岛这条通道,就能封锁清军返回辽东的路线,这些战船无论是逃到辽东半岛,还是跑到鸭绿江,或亦是漂流过去的,大多都会被山东军俘获。跑会朝鲜也无所谓。

第一舰队的六艘战舰,随即向逃向辽东湾的清军战船追去,舰队中的两艘飞剪船,一艘急报龙口军部,一艘急报辽东参谋部。

只是两个时辰后,龙口便接到了消息。

以第一舰队估计,一共有三十多艘清军战船被他们击瘫,还有二十多艘逃走。那三十多艘战船没了风帆,只能随波漂流,一时半会不回漂得太远,只要对渤海进行拉网式搜索,就能全部找到。

而逃走的二十几艘清军战船,很有可能会在辽东半岛登陆,有些或者会跑回朝鲜,甚至可能会跑到山东来,那些漂流的清军战船,也有可能会漂流到山东。

“主公,清军水师满载人马,从朝鲜出发,想要从海路返回辽东,黄台吉很有可能就在船上。”茅元仪对赵岩说道。

“很有可能,估计是走投无路了。”赵岩也觉得这个推测很有依据。

茅元仪建议道:“我们手上虽然没有足够的军舰,但却有七十艘商船和十艘护卫舰,从第一舰队传回的消息来看,建虏的水师即无火炮,也不精通跳帮作战。我们可以将手上的八十艘船只全部投入作战序列,彻底封锁辽东湾,俘获建虏战船。”

“就这么办。”赵岩特意交代道:“一定要将黄台吉活捉,同时让山东沿海卫所加强沿海警戒。”

第一舰队对清军战船的追击,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追到了辽东湾时,已经没有任何清军战船到达此地。

而这时的辽东湾入口,已经有装载这士兵的商船在来回游弋。龙口军部调集了三十艘船只封锁该区域。

平均三公里就有一艘船只,在白天的时候,能够发现任何试图进入辽东湾的船只,发现后可以用火箭对敌船进行攻击,也可以跳帮俘获敌船。

不过在晚上就看不见了,所以龙口军部还在辽东湾内分布了十五艘船只,以防有漏网之鱼。

同时十艘刚下谁的护卫舰也出了龙口,加入了对清军水师的追剿之中。

这是龙口能调集的全部船只了,其他船只则在辽东,不过作战命令已经传到了辽东,那些船只也将陆续加入作战序列。

黄昏渐渐到来,第一舰队和十艘护卫舰也开始清理海面上漂流的清军战船。

这些战船没了风帆,只能随着波涛飘荡,想跑都没有任何办法。第一舰队靠近这些漂流的战船后,先打上几炮,然后高喊投降不杀。

在海上连条虫都不是清军,在胁迫下只能放下武器,向山东海军投降,就算是再顽固的清军,也禁不住这样的胁迫。

在天黑之前,山东海军一共俘获了十几艘清军战船,俘获正白旗将近一千五百人,同时还有一千五百多匹战马。

这时候天色暗淡,已经无法行动了,只能等待第二天再去寻找被击瘫在海面上的清军战船。

辽东参谋部接到了第一舰队的战报,立即命令林毅抽调一半骑兵,带领一万四千人的炮灰部队,封锁辽东半岛东岸。赵勇则以两千名骑兵为掩护,继续向复州发动进攻。

并且命令在辽东的三十五艘运输船只全部搭载作战士兵和火箭,对在辽东半岛东部海域进行拉网式搜索。

夜幕降临之前,他们俘获了三艘清军战船。

当第二天黎明的曙光照亮海面之时,对清军水师的大清剿开始了。山东军部停止了一切人员和物资运输,将所有船只都派遣了出去,力求将黄台吉一举擒获。

不过赵岩的期望注定要落空,走海路返回辽东的不是黄台吉,而是多尔衮。多尔衮乘坐的战船被击瘫后,当天晚上一路漂啊漂,也不知道要漂流向何方。

第二天一黎明时分,多尔衮发现,前方还是茫茫大海,根本不知道身处何方。在这个只能用罗盘便知方向的航海时代,在茫茫大海上是无法确定自己的位置的,只能按照一个方向不断行驶。

这也是为什么海图在古代极为重要,而且船只出海只走海图上的路线的原因了。不过多尔衮虽然不知道身处何处,不过若是风帆还在,只要向北继续行驶就能找回到辽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