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部分 (第1/4页)

不一会,城内便响起了一片,“活捉杨嗣昌。”的呐喊声,杨嗣昌在紫禁城的城下听到山东兵的呐喊,脸色瞬间苍白。

杨嗣昌拔出尚方剑,横在了脖子上。

“督臣,不能啊”边上的护卫见此,连忙将杨嗣昌手上的尚方剑夺下,杨嗣昌大喊道:“不要拦我,不要拦我。”

不过杨嗣昌很快就被一群护卫架了起来,以阻止杨嗣昌的轻生行为。

战斗一直持续到了正午,在炎炎的烈日下,城内的京营死的死,降的降,一群山东军将杨嗣昌给围了起来。

“放下武器。”那些山东兵高声喊到。

“放下武器放下武器。”在不断的胁迫下,杨嗣昌的护卫们一一扔下武器,很快被控制了起来。

杨嗣昌当场被擒,不过看上去却好似很平静的模样。

赵岩这时见皇城已被控制,便策马进城,不一会便听人回报,杨嗣昌已经擒下,赵岩不由露出了笑容。

这次清君侧的替罪羊,非杨嗣昌莫属。

虽然说杨嗣昌只是负责出谋划策,朝廷会做出议和和查禁《大明日报》、济民客栈及禁止百姓移民山东,皆是崇祯的意思。

但崇祯显然暂时动不得,赵岩可没有自傲到有足够的兵力在取代崇祯后迅速平定大明全境各省。

很快,杨嗣昌就被押到了赵岩面前。

杨嗣昌一副瘦骨仙风的模样,被押到赵岩面前时,见到坐在马上的年轻人身穿银甲,腰佩宝剑,顿时知道这便是赵岩。

“逆贼,你竟敢以下犯上,无视君王之威,定然会不得好死”杨嗣昌看了几眼后张口便骂道。

赵岩笑呵呵的看着他,哂笑了一声,伸头对杨嗣昌笑道:“我倒要看看谁先不得好死。”然后赵岩便策马向紫禁城行去,杨嗣昌则被两个士兵架着拖了下去,不过嘴里却还在叫骂着,骂得唾沫横飞。

赵岩着哈哈大笑着在杨嗣昌眼前远去。

太和殿中,崇祯真一身龙袍,威严的座在龙椅上,身边两个宫女拿着屏扇,王承恩和曹化醇两个太监立在左右。

殿中站着一排大汉将军,不过这些大汉将军显然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的朝殿外侧头探望。

这时一个小太监急匆匆的跑进太和殿,跪在地上哭泣道:“皇上,京营败了。”

“杨嗣昌呢?”崇祯缓缓问道。

“被抓起来了。”小太监回答道。崇祯再次闭上了眼睛,长长的出了口气,只见他靠在龙椅上,说道:“开城吧喧赵岩觐见。”

“是,皇上。”

皇城的战斗已经接近尾声,赵岩策马来到紫禁城外,突然城门洞开,从里面走出一队太监。

“皇上有旨,喧山东总兵赵岩觐见。”那太监大声喊道。

赵岩远远的听见,却并不上前,而是对秦致远说道:“带人开道。”

“是。”秦致远带上一百名亲卫,策马上前,不理会那几个太监,直接从宫门冲了进去。

不一会,便控制了城内的士兵。

紫禁城内的兵马完全失去了抵抗的信心,在这样的形势下,会再抵抗的绝对是傻子。

“公子,前方危险已经扫除。”秦致远从城门奔回,对赵岩说道。

“随我进宫面圣。”赵岩扬声说道,然后策马前行。来到那群太监身前,赵岩问道:“这位公公,圣上身在何处?”

“皇上在太太和殿”那太监身子哆哆嗦嗦的对赵岩回答道。

“多谢公公,走。”赵岩抱了抱拳,然后直接策马进入紫禁城。

只见赵岩带着五百名亲卫,一路冲进紫禁城,然后在开阔的道路上驰骋,朝着太和殿奔去。

很快,赵岩来到了太和殿的台阶前,赵岩停马伫立,看着这宏伟的大殿,心中甚是感慨。

仅仅四年,他便从乡下小地主,壮大到了已经能触摸皇权宝座的地步,可见这个王朝是有多么腐坏和虚弱。

而这个王朝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专业化的军队,军需后勤更是烂到极点。

“喧山东总兵赵岩觐见。”

突然殿内的大汉将军大声喊到,一个一个的传到了殿外,赵岩翻身下马,带着一群亲卫,走上了太和殿的台阶。

走入殿内,殿内一个文武官员都没有。

崇祯威严的坐在龙椅上,直视着赵岩带着一群全副武装的士兵走入太和殿,赵岩缓缓走入殿内,环视了一圈,却没有立即行礼。

王承恩和曹化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