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部分 (第1/4页)

只要崇祯敢蹦跳,赵岩随时可以再行起兵讨伐,到时候可就不是什么清君侧那么简单了,直接把他干趴下。

想到这点,赵岩马上让人出去传达命令,将两个骑兵营调回,但却让他们驻扎在城外,时刻警戒。

赵岩与卢象升约定了时间后,卢象升便前去准备。

卢象升一走,茅元仪对赵岩急道:“主公,不可如此,此番宜当快刀斩乱麻,先解决了这个刺头再说。”

“无妨。”赵岩轻轻摇了摇头。

“主公,楚汉之争后,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宜将剩勇追穷寇,莫可沽名学霸王。”茅元仪再次说道。

“呵呵此话虽是有理,然而我亦非项羽,他崇祯更非刘邦。”赵岩淡然笑了起来,继续说道:“止生所著《武备志》中认为武将切不可看《孙子兵法》,为何如此?”

“《孙子兵法》只是空口说白话,若让一群乌合之众,去面对一群百战精兵,则任何计策,都将没有效果。”茅元仪说道。

“止生这点说得不错,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的阴谋诡计都是苍白无力的。但你没有看到本质的问题。”赵岩继续说道。

“请主公赐教。”茅元仪虚心问道。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乃是春秋之时的兵书,那时七雄争霸,然而这七雄之间,无论是生产力,还是装备,亦是交通运输等等,与现在相比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同时各国又无太显著的差距,所以人们作战通常围绕着‘计谋’来展开。”赵岩继续说道:“而之后的战争,随着生产力的不断进步,职业军队的作战力量愈发强大,战场上的很多规律,都已经超出了《孙子兵法》的范畴。所以到如今,孙子兵法已不实用。”

“整个世界的战争,都是根据物质的不断发展而进步的,当物质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已经不是人与人的战争了,而是物质与物质的战争,秦国为何最后胜出,因为他们有职业化的军队,更有先进的冶炼技术,同时在生产上更有严格的规划,所以秦国最终战胜六国,成为霸主。而未来的战争,则是全面的战争,参战双方不仅要有大兵团,还要有大工厂,大实验室,进行全方面的运转,才能获得战争的胜利。”

“而我们山东,已经开始系统的发展科技,只要我们将教育普及开,将科研继续进行下去,我们的火枪,我们的大炮就能不断的更新换代,等到我们造出了蒸汽机,便能制造铁甲战舰,等我们制造出了无烟火药,我们的枪炮威力将提升到一个不可思议的地步,射速同样能够如此,在这一方面,我们已经是全世界最领先的存在。反观朝廷,则没有任何发展科技的意识,更何况朝廷上下都腐朽不堪。所以朝廷无论如何,都不是我们的对手,只要给我们足够的时间,我们便能形成任何人都不可撼动的绝对实力。”赵岩激昂的说道,“当前局势,我们虽然立于不败,但我们的物质实力还不够强大,更不足以消化整个大明,若是一个不好,便会让大明陷入全面的混战之中。就好比是一盘美餐,他原本有很大的一碗,若是我们乱动,将碗里的每餐洒到地上一半,那岂不是亏大了?因此我们必须稳扎稳打,慢慢的享用这碗每餐。”

茅元仪听完赵岩的话后,思索了良久,赵岩的话让他没有任何反驳的地方,便作揖道:“属下受教。”

赵岩点了点头,“等组阁完毕后,我们便要全力发展物质基础,如此才是王道中的王道,若用计谋取胜,那无疑落了下乘。当我们的实力强悍到任何人都无所抵挡的地步,那时才是我们取而代之的时刻。”

第二日,斥候回报,孙传庭已经带了三万兵马来到了京城十里外,赵岩便约上卢象升,一同出城。

赵岩出城后,两个营的骑兵浩浩荡荡的护卫在前后左右。

很快,孙传庭的大军便出现在了赵岩的眼前,只见孙传庭的三万大军,与洪承畴的并无二至,都是秦地的三边将士。

很快,赵岩便派了一队百人骑兵上前。

这队骑兵奔至秦地兵马的军前,马上也有上百名骑兵迎了上来。

“大将军有令,尔等禁止向前一步,若敢逾越,则视为谋反。”赵岩派出的骑兵排长大声喝道,顿时将对面骑兵的声势压了下去。

“嘿,这朝廷到底是皇上的,还是大将军的啊?”突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出现在了,只见孙传庭带着一队兵马上前,边上一个身材魁梧的武官大声说道。

那名骑兵排长一看那名武官,咧嘴笑道:“我当是谁,原来是手下败将。”

“你奶奶的”那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