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部分 (第1/4页)

而这次再次划归大明所有,赵岩必然要对北海道进行开发,把北海道打造成一个向本土输入渔产的地方。

同时在《明日条约》中,日本将赔偿军费三千万两,分五年支付,以后山东每年可以增加六百万两的财政收入。

入贡还有三万两黄金,不少于十万两的土特产。

也就是每年有大概四十万两的稳定收入,不过这都是小钱,重要的是日本的市场彻底对山东开放。

同时在条约中还限制了未持有山东发放的海贸许可证的大明船只,德川幕府不得与他们进行贸易的规定。

郑芝龙的海上贸易中,收益最大的也就是日本。赵岩此番为大明市舶使司,自然有权利这么多。

条约一签订,王文岳即刻加紧了对关东平原的掠夺。

第一舰队这时也返回了江户,而且还把原本那五百多艘日本回船开了回来,说是军部的命令,继续用这些回船运输倭奴。然后便护送第二批倭奴前往大明。在此期间,王文岳再次抓了二十万倭奴,这批回船开回了江户,直接又塞了十五万进去,让第一舰队直接全部弄回去。

同时第一舰队还告知,不久会有一支庞大的船队到达江户,让王文岳多抓些倭奴。

王文岳接到这个消息,连忙再次发动扫荡。

钱财抢光,青壮抓光,武士杀光。

三光

这扫荡绝对疯狂。

之前第一舰队护送的那五百艘装满了倭奴的回船很顺利的到达了青岛,期间也就半个月左右的路程。

船上虽然挤了点,但时间还算短,路上没死多少倭奴,只死了一万多人,死亡率还不到十分之一。

这十四万倭奴到了山东,赵岩显然十分高兴。

征兵很快就要开始了,若没有足够的劳动力,很容易对生产造成破坏,因此这批倭奴来得正好。

为了多弄点倭奴回来,赵岩又让第一舰队把这五百多艘日本回船开回江户去,继续运猪仔。

同时南洋分队抢回的一百七十多艘帆船,也将全部前往日本进行运输。

正在赵岩准备狂运倭奴来大明时,西班牙人的船队来到了山东青岛。赵岩听赵全跑来报告,竟然来了二十几艘大帆船。

“西班牙人跑到青岛来干什么?”赵岩不解道。

“他们说我们不守信用,今年的货物竟然没有运到南洋给他们。所以他们自己过来买货,还特别交代我们,玻璃镜我们的有多少他们要多少。”赵全说道,“好像他们带了很多银子。”

“马上热情招待他们,他们想要什么样的镜子,就给他们弄什么样的镜子,多给他们推销一些玻璃制品。”

赵岩当即大声说道,这些西班牙人竟然跑来买镜子,这东西正准备降价的,这会跑来不是专门给他杀猪的吗?

这头肥猪主动送上门来,不能放过

卖玻璃制品最划算了,绝对是暴利中的暴利,完全不需要多少生产成本,却能换来大把的金银。

“已经安排下去了,明天再去交代一下。”赵全喜气洋洋的说道,今年真是财源滚滚来啊

来到青岛的西班牙人,当天就受到了很热情的招待。

山东官吏带着他们在酒楼上胡吃海喝,海鲜大餐上了一道一道,连西班牙水手都请了上去。

晚上还送了一些日本女奴过去,让西班牙船员很是兴奋。

吕宋的西班牙人今年等了一年,没见山东把他们要的500万两大明货物送过去,本来也打算来山东卖货,毕竟季节不事宜,逆风行驶速度太慢了。

但这时从中南美洲过来了一支财宝船队,带来了将近一千万两白银,并传达了西班牙国王的命令,多买一些玻璃镜回西班牙。

前年那五百万两的货物当中,有一些就是玻璃镜。

这些玻璃镜一到欧洲,立即被欧洲各国的王公贵族们抢购一空。

自从前几年法国人窃取了玻璃镜的制造工艺,欧洲的玻璃镜价格开始跳水,但大明的玻璃镜一到欧洲,销售价却是异常的坚挺。

山东的玻璃镜更大,更明亮,做工更精美,完全不是意大利的那种小镜子能够相比的,那种小镜子直接成了过时的东西。

欧洲的贵族,平时没事就是吃喝玩乐,攀比各种奢侈品。随着欧洲在美洲的殖民,贵重金属又多得要命。

严重依赖攫取金银的西班牙人,在与山东通商后,很快尝到了玻璃镜的甜头。这些玻璃镜要是多运一些到欧洲,就能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