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部分 (第1/4页)

“给内阁写信,先把今年的军费拨给皇帝,明年再卡死他。”赵岩一脸坏笑的对颜玉瑶说道。

“明年”

“明年就让皇帝再裁军吧”

崇祯现在先天不足啊财政捏在赵岩手里,再怎么蹦达,也只能在赵岩给的限度之内蹦达。

等解决蒙古之后,就可以去**一下皇帝的神经了。

而内阁方面,在三月时就把山西官员从上到下全部换了一遍,阮经元被调任为山西巡抚,而山西下面州县的官员全部由赵岩培训出来的官员担任。

而原来的山西官员,则被调到京师,各自安排一些无关紧要的职务个他们。

四月中旬时,一切准备就绪。

赵岩随即在四月十五,宣布征伐蒙古。此次征伐蒙古,赵岩并未亲征,但却会到山西去。

他要去山西抄家

四月十六,早已准备好的各旅,在赵岩的带领下,齐出山东,向山西而去。

赵岩征伐蒙古的消息早在三月就已传开,赵岩一出征,山东百姓再次夹道相迎,山东的士绅们也都来了。

不过这些士绅却没有了以前的热情,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这些士绅们都明白,要想在山东造赵岩的反简直是找死。

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士绅是对赵岩持支持态度的,因为赵岩给他们打开了工商这一条出路。

征收农业税这方面,也是和他们讲道理的,并非是横征暴敛。

自从山东的农业税宣布开征后,西三府的土地价格一度暴跌,一路跌回了之前的每亩七两白银。

到了七两的时候,因为东三府的百姓开始到西三府买地,这才止住了继续下跌的趋势,接着又开始慢慢爬升。

暴跌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那些地主开始出售手中的土地。西三府是一个土地高度兼并的地区,新的农业税法案一实施,也就意味着要交很多税,自然是要卖了。

在出售上,时间也不是那么急,毕竟农业税是明年开始实施,而今年虽然所有人都要交税,但最高也只有500亩的额度,还有大半年的时间进行调整。

再加上东三府的人跑到西三府去买地,接手土地的人有了,也就止住了暴跌的趋势,还出现了爬升的势头,不过也就升到八两一亩就不动了。

东三府的人虽然暴富的非常少,但整体上却是非常富裕,几乎户户家中都有闲钱,见西三府卖地,自然也就跑到西三府去了。

反正500亩以下的税收征得那么少,有足够的钱,买到500亩止住就可以了。

这样的现象也是赵岩乐意看见的。

东三府的百姓在忠臣度上远远高于西三府的百姓,东三府的资金投入到西三府买地,也并不妨碍工商业的发展。

工商业发展需要圈地,让人脱离农业,事实上现在的土地兼并已经很严重了,属于圈过头的类型,只是均衡一下,并不会影响工商业的发展,因为大明毕竟不是英国。

而对银行来说也没什么影响,虽然说存款大量被取出拿去买地,但银子最后还是会流回银行之中。

那些买了地没钱的,要想投资工商业的话,也可以用把土地抵押给银行,先贷些银子出来。

只是赵岩带着五个步兵旅出了山东,情况就变了。

以前赵岩所过之处,士绅皆会出来迎接。

但这次却少了许多。

因为赵岩的名声变得不好了,赵岩农业税一收,周边各省也陆续收到了消息,那些士绅已经不支持赵岩了。

同时山东军的军纪又很好,不会到处骚扰百姓,那些士绅也就更不出来迎接了。

五个步兵旅这次出征配备了大量马匹,每个士兵都有一匹马代步,虽然不是战马,但负重能力可不差。

后勤部队更是配备了大量战马。

现在的山东军,已经成为了一支富有的机动化部队。

用战马代步的好处多多,首先可以加快行军速度,但这并非主要的。最明显的好处就是保存了士兵的体力,免除士兵的跋涉之苦,让打仗显得不累人。

若是每次打仗都很累,那么就会出现严重的厌战情绪,士兵的意志也会受到很大的摧残。

这也是游牧民族在对付军事衰退的中原军队时,可以不断的取胜的原因之一。

目前赵岩的山东军士兵,即不是娇生惯养长大的,又有配备马匹代步,加上不断的胜利,其士气高涨之程度,足以超越所有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