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1/4页)

们对外工作的一个重要立足点。

第六,70年代末,中国提出并开始执行对外开放政策。

为什么到这时才提出这个政策?

38年前,新中国初成立时,对

88

86胡绳文集

于在平等互利的新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和经济关系是采取积极态度的。但是,美国和在美国影响下的国家采取的对华政策,使这种关系不可能建立。

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苏联也对中国施加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强调自力更生,并且取得了可观的成就。这样,在中国领导人心目中,自力更生被赋予了闭关自守的意义。如果认为,毛泽东和其他中国领导人从来主张与世界,特别是西方世界隔绝,这不是事实。但是,的确只是到了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人在检讨过去工作中的失误时,才明确地认识到不实行对外开放,就不可能实现四个现代化,才确定了长期实行对外开放,在平等互利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同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贸易、技术等各方面交流合作的政策。中国过去有过在西方国家炮舰政策下被迫开放的经验。那时的开放对中国的经济文化不能说没有起一点积极作用,但总的来说,中国人得到的是蒙受民族灾难的经验。现在中国有条件独立自主地实行开放政策,也有能力克服由开放而带来的某些消极影响,而且已看到了开放对中国的发展带来的利益,因此,把开放政策定为基本国策之一,是各界人民所一致拥护的。

以上所说的中国对外政策对诸位来说,大概并不是新鲜的信息。

我想说的是,这些并不是中国所实行的暂时的政策,而是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已为中国人民普遍接受和承认,因此是一定会毫不动摇地持续执行下去的政策。

我的话完了。

谢谢。

在讲演后,还答复了会场上临时提出的一些问题。

1987年4月

89

胡绳文集96

7日在美国的InternationalCouncilonForeignRelations举行的早餐会上作的讲演。原载《历史和现实》论文集,1988年3月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90

07胡绳文集

必须科学地分析和研究历史经验

一个人做了一段工作以后,需要总结一下经验,看看自己有哪些做得对,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对,做得不好,有哪些成绩和优点,有哪些失误和缺点。这就是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分析。

对社会历史经验、革命事业的经验也需要总结。总结也就是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分析。对于许多事情,不能说,成功的、好的就一切都好;失败的、错误的就一切都错。其所以要总结过去的经验,是为了有利于今后的实践。但如果不作科学的具体分析,就不可能从过去的经验中学得更聪明一些,不可能得出有益于新的实践的教训,不可能有助于在新的实践中坚持正确的东西,克服错误的东西,做得更好一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毛泽东同志在《实践论》中这样说,要完全地解决“理论的东西之是否符合于客观真理性这个问题”

,“只有把理性的认识再回到社会实践中去,应用理论于实践,看它是否能够达到预想的目的”

(《毛泽东选

91

胡绳文集17

集》第一卷,292页)。由此,固然可以说,只有成功地达到预想的目的,这种理论才是正确的,才可以被称为真理;反之,就是错误的,或者不完备的、有错误的,或者尚未被证实的。一些最简单的事情,也许一次检验就能判定是非(但对这样简单的事,大概不能使用真理这样的大字眼)。

科学实验室里的某种试验,经过几十次、几百次的失败,然后成功,达到预想的目的,这样的情形是常有的。在最后一次的成功以前的每一次失败,并不是根本推翻了预想;在失败的经验中固然包含着错误,但也包含着导致成功的因素。不断地总结这些失败的经验,可能使预想更完备,并且终于达到成功。

社会历史的发展,革命和建设社会主义的事业是极为复杂的事情。人们要掌握自然界的规律性,使自己的认识符合于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从而能在物质的生产、利用或改造自然的行动中达到预想的结果,是很不容易的,这往往是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