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1/4页)

的利益是不同的。所有老百姓本身就分成了不同的群体,存在不同的要求和需要,而不是统一的。他们需要表达出来,他们的意志需要被收集在一起,要被debate(辩论),要被听到、重视到,进而考虑到决策中。

民意在市场方面的发展表现得更明显。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商业人士在想:我怎样做一种产品呢?应该考虑不同人喜欢的不同类型,所以可以做不同类型的产品。与国外一样,民意最早影响到的产业是商业。最近几年,媒体总量增加了,民意反映社会的能力增强了,民意测验兴起了。人民代表讨论问题的范围也比以前更广泛了。除了原来的商业领域外,民意开始向其他领域扩张和渗透。人们可以在网上的BBS讨论区就各种问题发表意见。人们可以在酒吧里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在社区里的讨论也增多了。民意慢慢被组织起来,以一种形式去争取得以实现。民意开始形成了听得见的声音。我个人认为,从未来看,民意在中国会得到更大的表现空间。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美国人调查和研究民意的历史很长。在20世纪初,也就是二三十年代就产生了这种认识。民意产生了,它被认为是科学的、可研究的,这在美国是很重要的学科领域。民意,就是全民的想法。比如,中国人民是怎么想的,或者英国人民是怎么想的。民意科学的发展,使人民意识到不是所有人都有同样的想法。一些人这样想,另一些人那样看,人与人之间存在不同的观点,不同人有不同的想法。于是,民意这个学科变得成熟了。

“民意”是指广大人民的意愿。但是,到底是哪一个“民”呢?美国人民划分为不同的团体。男人、女人、中年人、青年人、白人和黑人等等。按社会经济背景划分,有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一个人的观点会受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这种不同的划分使得民意很分散。因此要调查和研究最广大的人民的意愿,这是很有必要的,也很不容易。

在美国的决策过程中,民意是非常重要的,投票可以决定许多事情。在美国,一个成功的政治家必须对民意有很深的了解。比如,假设我是联邦政府中代表得州的议员,如果我的观点是反对枪支扩散,这与得州百姓的想法完全相反,那么他们就会把我换掉,选一个能够代表他们的人。国会在考虑重大的决策,如医疗保险和国家安全等问题时,在通过新的法律之前,都会召开听证会,聘请各类专家出席。这些专家持有不同的看法,或者他们的观点大同小异。一般来说,两个美国人很可能持有三个观点。这些被美国民众选出来的代表,会就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尽量做出符合民意的决策。受到百姓支持的决策才能持续长久。

美国民意在最近几年内出现了变化。民意成了一个动态的概念。比如,同性恋在美国一直是一个有意思的话题。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大多数美国人是不赞成同性恋这种生活方式的。但是,通过许多媒体的宣传,比较客观地介绍了这种生活方式,到了七八十年代,大部分美国人就可以接受了。对于这样一个大的问题,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民意就从反对发展到容忍。对其他一些问题的看法也发生了变化。在民意问题上,媒体起反映的作用,也起影响的作用。应该说,两种作用都有。

袁岳(Victor Yuan):

个人的想法是否有沟通的渠道,能否被其他人容忍接受,形成共识?在形成民意之后,它是否会影响决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David J�Firestein(方大为):

在美国,有一种所谓的“民意法庭”(court of public opinion)。它不是真正的法庭,而是百姓的看法。比如,在辛普森的案子中,辛普森被判无罪。但是,美国百姓普遍认为他有罪。从法律角度上,这没有什么太大的约束力。但从民意角度来说,这是一种力量。

在美国,要想成为一个政治家,需要做出一种选择,即要按照民意来办事,还是领导民意。在上世纪60年代,约翰逊总统在1964年和1965年签署通过了公民权利法和投票权利法等重要法案。大部分美国人不一定赞同。但是总统认为,我今天这样做,美国人民明天就会了解这样做的必要。他的做法就是在领导民意。这说明,我们有时在民意上也需要超前一点儿。

第八篇 政治法制:民意的力量话题68:首都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特别的含义

话题68:

首都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特别的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