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部分 (第1/4页)

清咸丰四年(公元一八五四年),杨家降临了一件特大喜事:杨骏臣的长子出生了!

这天,杨家的宅院里,一派喜气洋洋。左邻右舍的朋友都前来祝贺杨家得贵子。杨清肇、杨骏臣父子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杨骏臣的妻子在生下长子前的一个夜晚,做了一个美梦。漆黑的夜里,突然出现一颗斗大的闪闪发亮的星星,不久便落到了杨家的宅院里。杨妻一惊醒来,原来是一个梦。第二天便生下了一个又白又胖的儿子。

杨骏臣非常高兴,认为儿子是文曲星下凡,日后必定大富大贵。遂按字辈给儿子取名焕斗,号文光。希望他将来成为杨家的“玉堂人物”,实现他升官发财的美梦。

杨文光果然天资聪颖,从小心高气傲,自命不凡。读起书来起早贪黑,惹人喜爱。

但事有不幸,清同治三年(公元一八六四年),杨文光十岁时,一场大火烧毁了杨家的住宅。这突来的不幸在杨文光幼小的心灵里打上了一个很深的烙印。家庭的处境更加困难了,杨文光不得不放弃科举功名,走上了杨家世世代代的经商之路。

清同治九、十年间(公元一八七0、一八七一年),十六七岁的杨文光经姐夫叶紫卿介绍,开始进聚兴祥商号当学徒,拜当时重庆富商刘质堂为师。在商号里,聪明伶俐的杨文光,每天默默苦练打算盘、辨银子成色等基本功,业务能力提高很快,很得师父师母的好评。三年学徒期满,杨文光对商务已日渐精通,刘质堂便提升他为掌柜,放手让他经营。

这时的杨文光对经商赚钱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科举功名的理想早已置之脑后。他念念不忘的是如何积蓄资金,创办自己的商号,成就自己的事业。

机会终于来了。清光绪十二年(公元一八八六年),由于时局混乱,商业凋敝,聚兴祥商号亏损太多,许多股东要求退股而进行改组。改组后的聚兴祥商号股本为一万两。杨文光拥有起会股五百两,和虚设股五百两,共一千两,占总股本的十分之一,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初步实现了他奋斗的目标。

聚兴祥商号苦心经营了十年后,终因社会动荡而于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一八九六年)宣告结束。但是,在商战中奋斗了二十五六年的杨文光却成熟了,并以“稳重谨慎”闻名于重庆商界。

信誉就是金钱。聚兴祥商号结束后,许多人都仰慕杨文光的声望,纷纷邀请杨文光入伙。不久杨文光便与人合伙成立了聚兴仁商号,资金仍为一万两,杨文光被公推为掌柜。杨文光大大庆祝了一番,店内店外张灯结彩,鞭炮齐鸣,喜气洋洋。杨文光出出进进招待着各方客人,决心大干一场。

有关文章是这样记述商号的第一次股东会的。杨文光激动地向大家宣讲了他的经营方略,他说:

“诸位兄弟,承蒙大家推举我作掌柜,今后必将竭诚效力,不负诸位重托。”

杨文光说到这里,稍稍停了一下,环视了一下大家,然后继续说道:

“以后我们的业务采取深购远销、长途贩运的方针。既经营匹头、棉纱、机器、五金等长江中下游的产品,也经营银耳、药材、山货等四川的产品。同时兼作票号的存、放、汇兑业务”

杨文光兴奋地讲着,恨不得一下子将他的宏伟规划全倒出来。一讲到票号,他的眼睛马上一亮:

“这方面刘质堂先生很熟,我明天即去请他帮忙!”

杨文光说到做到,商号开业的第二天,他便雇了一顶大轿子,亲自去请刘先生。杨文光拜刘质堂为师,学徒几载,早熟如家人,但这次见面仍客客气气地施以重礼。刘质堂见状,忙请他坐下,问道;

“文光,有啥子事?”

杨文光坐定,开门见山地道出来意。

刘质堂边听边点头称赞。为了支持他最得意的门生经营商号,发展事业,他欣然同意了。

从此,在重庆商界德高望重素有殷实之称的刘质堂便天天被轿子请到聚兴仁商号上来。杨文光更是亲自端茶点烟,恭敬得无以复加。

果然,刘质堂在商号上一坐,便增加了商人们的安全感,资金源源而来。

杨文光利用这些资金大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又先后在省。内外设立分庄,创立分号,大大拓展了业务。一时间,杨文光已成了重庆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了。杨文光很得意地对人说:

“利用别人的资金发展自己的事业,这不失为一个生财妙法。”

聚兴仁商号开业后,另一次大发财的机缘是大足县爆发的余栋臣起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