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部分 (第1/2页)

六月,去嘉定县徐行公社,在田头为农民演唱《萧何月下追韩信》《打

渔杀家》片断,参加劳动,在该地礼堂演出《义责王魁》。

七月,参加京昆艺术观摩演出,与盖叫天、俞振飞等同台,周演出剧目

为《义责王魁》、《徐策跑城》等。

八月,由周参与,许思言执笔的《海瑞上疏》剧本脱稿。

九月三十日,参加上海市庆祝建国十周年展览演出,演出两个大戏:主

演兼导演《海瑞上疏》;《劈山救母》中,饰演刘彦昌。

十二月,在上海京剧院举行收徒典礼,收沈金波、童祥苓、萧润增、霍

鑫涛四人为弟子。一九六○年六十五岁

三、四月,《周信芳戏剧散论》、《谈麒派艺术》两书先后出版。

春天,率上海京剧院一团赴广东演出。在韶关演出《四进士》。

七月,赴京出席第三次全国文化会。周当选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

十月,参加对台湾广播大会。

一九六一年六十六岁

二月,剧协上海分会举行麒派表演艺术座谈会。

五月一日,毛泽东主席在上海接见周信芳。

六月,参加上海市京昆传统剧目会串,与俞振飞合作演出《群英会》、

《打侄上坟》等戏。

下半年,拍摄彩色影片《周信芳的舞台艺术》,包括《徐策跑城》和《乌

龙院》两出戏。导演为应云卫、杨小仲。十一月完成。

八月十四日,上海举行梅兰芳先生追悼会,周信芳报告梅氏生平事迹,

并在报刊上撰文悼念梅兰芳先生逝世。

十二月,赴京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周信芳演剧生活六十年纪念活动”。

十一日,首都文艺界隆重举行纪念会,由田汉致题为《向周信芳的战斗精神

学习》的祝词。周信芳致《五个十二年》为题的答辞。会后周演出了《打渔

杀家》。纪念活动中,周陆续演出了《乌龙院》、《四进士》、《义责王魁》、

《海瑞上疏》等戏。周恩来总理、陈毅副总理等观看了演出,并上台祝贺演

出成功。

收李少春、李和曾、徐敏初、明毓昆、管韵华、曹艺斌、张学海七人为

弟子。

周信芳与田汉同志去梅兰芳先生墓地凭吊。

十二月三十日,上海举行周信芳演剧生活六十周年纪念会,开幕式上周

信芳演出了《乌龙院》。

十二月,《周信芳舞台艺术》(周信芳口述,卫明、吕仲记录)一书,

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

一九六二年六十七岁

春天,筹划排演新戏《澶渊之盟》,由陈西汀编剧,周主演兼导演。五

月在汉口人民剧场先行试演。回上海后,在天蟾舞台公演。

为响应丰富上演剧目的号召,演出有争议的剧目《一捧雪》。前演莫成,

后演陆炳。

十月,撰文《悼念亲爱的老战友——予倩同志》。一九六三年六十八岁

三月,彩色影片《周信芳舞台艺术》在全国公映。

下半年,为参与戏曲反映现代生活的实践,排练《杨立贝》。彩排以后,

未获准公演。一九六四年六十九岁

六月,赴京参加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担任大会顾问,并在开

幕式上作了发言。

一九六五年七十岁

江青到上海京剧院“抓现代戏”,让上海京剧院全部停下锣鼓,单打一

地搞《智取威虎山》与《海港》。周严正指出这是劳民伤财,耽误演员青春。

十一月十日,姚文元在《文汇报》发表《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

并点了《海瑞上疏》的名。

随后,张春桥到上海京剧院,当众抛出周,说《海瑞上疏》中的雨伞是

为民请命的“万民伞”。

一九六六年七十一岁

二月十二日,在江青、张春桥指使下,《解放日报》发表丁学雷的《〈海

瑞上疏〉为谁效劳?》,说:“《海瑞上疏》同《海瑞罢官》是一根藤上结

的两个瓜”。

五月二十六日,《解放日报》发表方泽生的《〈海瑞上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